贵州省赫章县凭借丰富的林地资源和良好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林下天麻产业,在产业规模、质量、产业链完善、品牌建设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
在贵州省的版图上,赫章县宛如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这里林地资源极为丰富。据统计,全县共有林地 247 万亩,其中可用林地资源高达 100 万亩。同时,当地良好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仿佛为天麻生长量身定制了一个绝佳的“摇篮”,为天麻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赫章县安乐溪乡碗厂村村民林下种植仿野生天麻。李学友摄
近年来,赫章县在产业振兴的道路上积极探索,围绕建设特色农业优势区的目标,将林下天麻产业确定为重点发展方向。经过不懈努力,不仅实现了林地增产、林农增收、林业增效,还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在平山镇的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基地,每年春耕时节,这里便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劳作景象。贵州六条鱼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自 2023 年入驻平山镇后,就如同在这片土地上播下了希望的种子,积极推动天麻种植产业落地生根。目前,该公司的天麻种植面积已达 400 亩,为当地提供了 30 个左右的稳定就业岗位。公司种植经理郭都感慨地说:“稳定的种植规模不仅保障了生产,更让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与此同时,赫章县的天麻产业链也在不断完善。在赫章黔赫堂菌业工厂,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有序运转,工人们严格按照生产流程作业,一派有条不紊的景象。黔赫堂菌业副总经理李梦介绍,自 2024 年 9 月投产以来,公司已生产蜜环菌、萌发菌 220 万棒,解决了当地 50 人的就业问题。作为天麻种植的共生菌,这些菌棒不仅满足了本地需求,还凭借其优良的品质远销全国。今年,公司预计生产量将突破 500 万棒,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在市场上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平山林场天麻种植基地工人分拣天麻。闵罡摄
自 2021 年起,平山镇通过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大力发展林下天麻种植。短短几年间,种植规模就像雨后春笋般迅速扩张,从最初的 500 亩示范种植,发展到如今的 2 万余亩,种植主体也增加到 90 余家,并建成 2 个天麻“两菌”生产加工厂。平山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何大礼自豪地介绍:“2025 年,平山镇预计种植 2.8 万亩商品天麻,目前已完成 2.2 万亩种植。预计今年可产商品天麻 1.1 万吨,实现产值 4.4 亿元,带动务工 2 万人次,发放工资 2000 多万元。这不仅促进了群众增收,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让我们的乡村越来越有活力。”
安乐溪乡同样是赫章县天麻产业发展的一颗耀眼明星。凭借丰富的森林资源和适宜的气候,该乡成功培育出品质卓越的乌天麻,深受市场欢迎。安乐溪乡党委副书记、乡长欧华勇介绍,自 2021 年以来,该乡累计种植天麻 5 万余亩,总产值约 6 亿元,带动全乡劳动力就业 1.1 万余人次,人均务工收入达 2 万余元。为提升产品竞争力,安乐溪乡的乌天麻在 2020 年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进一步提升了品牌影响力,让乌天麻的品牌更加响亮。
安乐溪乡小河村村民在采收天麻。罗静漪摄
雉街乡依托海拔在 1500 米至 2600 米之间的地理优势,在该乡双龙村大力发展传统仿野生天麻种植 2000 余亩,通过“公司 + 合作社 + 农户”的合作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珠市乡 2024 年引进毕节聚旺农业有限公司投入资金 1000 余万元,采取“党支部 + 合作社 + 企业 + 农户”的模式,在该乡光明、团结等村大力发展林下天麻种植,每天解决当地 200 余人务工,实现了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共赢”的目标,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
赫章县的天麻产业不仅在规模和质量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品牌建设方面也成果丰硕。2022 年,平山镇平山社区以天麻产业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并注册了“济森菌业”“绿色安乐溪”等多个天麻商标。2023 年,国家药食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授予赫章县全国特色农产品“天麻之乡”称号,这无疑是对赫章天麻产业的高度认可。
据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杰介绍:“2024 年,全县林下天麻种植面积达 8.01 万亩,产量 2.5 万吨,综合产值达 12 亿元。天麻产业已覆盖全县 25 个乡镇(街道)的 78 个村(社区),建成安乐溪乡和平山镇两个万亩示范乡镇,形成了‘平山—白果—水塘—安乐溪’天麻产业发展集群,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贵州省赫章县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和优越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林下天麻产业。通过企业带动、产业链完善、多模式发展等举措,在产业规模、质量和品牌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果,覆盖多个乡镇,带动大量群众就业增收,形成产业集群,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