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沧公安分局为保障青岛李村大集的平安与稳定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李村大集历史悠久,是当地的文化符号,每逢集日热闹非凡。李沧公安通过多种巡逻方式、提前介入矛盾纠纷、开展宣传防范工作等,为大集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经营环境,助力大集的繁荣发展。
李村大集始于清末,在新中国时期走向繁荣。它不仅是青岛乃至胶东地区市民购物的热门集中地,更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城市文化符号,是承载着城市历史记忆与特色人文元素的地域性标志。
每到农历二、七的大集日子,李村大集便人头攒动,摊位密密麻麻。此时,那一抹抹矫健的“藏蓝”身影格外让人安心。李沧公安分局采取多种措施,精准发力,扎实开展“地摊警务”,逢“集”必到,最大程度地盘活集市警力,用平安的“警”色为百年大集增添“烟火气”。
民警操控警用无人机升空巡航,能够准确引导地面巡逻警力进行巡查。
警力摆在街面上,平安“看得见”
“每次来赶集,都能看到派出所的同志在巡逻,我们心里特别有安全感。”集市上,带着孙女来赶集的李奶奶笑着说道。
民警在李村大集巡逻,为热闹的大集融入了平安的色彩。
为了保障李村大集的平安稳定,满足广大群众的购物需求,李沧公安全面加强了李村大集的巡逻防控工作。在大集区域内,采用“车巡 + 步巡 + 空巡”的工作模式,部署了 6 组巡逻警力,对各类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及时查处,真正做到“警察常在、警车常见、警灯常亮”。
警力走在警情前,强化“安全感”
“你们家秤肯定缺斤少两了,我找民警同志来解决。”集市上,刚买完土豆的张大爷气呼呼地拦下了巡逻的民警。“既然怀疑秤有问题,那就让秤说话。”民警迅速联系市场监管局的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在多方见证下,交易的土豆在公平秤上复称,结果显示并未缺斤少两,这起纠纷得以快速化解。
巡逻民警遇到群众求助,总是耐心地帮助群众解决问题。
今年以来,李沧公安结合警情反馈和集市实际情况,对可能影响“集市经济”发展的各类不稳定因素进行全面排查,提前介入处理。对于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买卖纠纷、噪音扰民、摊位纷争、环境卫生等问题,积极协调街道、社区等相关职能部门介入处理,并给予权威解答,有效消除问题隐患,降低风险等级,避免一般纠纷升级为治安或刑事案件,防止小矛盾引发大事件,切实营造出和谐稳定的经营环境。
民警在集市上开展徒步巡逻,现场为群众提供服务和帮助。
宣防无缝衔接,提升“知晓率”
“这种方式真好,手册内容丰富,说的都是大白话,我们一看一听就懂!”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未经证实的信息大家不要相信,更不能造谣传谣。”大集上,民警的声音在人群中回荡,群众纷纷停下脚步,认真聆听民警的讲解。
民警在李村大集入口执勤,维护入口处的治安秩序。
在巡逻的同时,民辅警充分利用集市商贩多、群众聚集、受众面广、便于传播的有利条件,就地开展反诈、禁毒、打击整治网络谣言等方面的宣传工作。他们向各摊点商户、来往购物群众发放宣传单,以群众“看得见、容易懂、记得住”的方式,提高辖区群众的安全意识,有效预防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热闹是集市的旋律,平安是藏蓝的守护。李沧公安致力于让百年大集“红”起来,人气“聚”起来,经济“火”起来,群众生活“乐”起来。他们将继续全方位落实“打、防、管、控、宣”各项措施,通过“赶大集”,紧盯治安复杂区域,进一步加大对各类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整治力度,为群众“守夜”,给平安“站岗”。
本文围绕李沧公安分局保障李村大集平安稳定展开,介绍了其在巡逻防控、矛盾化解、宣传防范等方面的举措。这些措施有效维护了大集的治安秩序,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经营环境,助力大集繁荣发展,体现了公安部门为群众服务、守护平安的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