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实施封锁所引发的严重后果,重点阐述了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关闭加沙地带全部面包店这一事件,以及由此导致的加沙地带面临的严峻粮食危机和人道主义困境。
据埃菲社4月1日的报道消息,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于当日宣布了一个令人忧心的决定——关闭加沙地带的全部面包店。联合国高级官员向埃菲社证实,以色列长达一个月的封锁行动,使得加沙地带的面粉消耗殆尽,在此期间,没有任何食品、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燃料以及药品能够进入该地区。
在世界粮食计划署所支持的25家面包店中,其实至少有6家在此之前就已经被迫停业。而到了4月1日,剩余的店铺也全部关闭。早在3月27日,该机构就曾发出预警,称小麦面粉的库存仅够维持5天。要知道,这些面粉原本每日能为80万人提供面包。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随后发布声明,进一步确认了这一情况。声明中提到:“今天,在停火期间受粮食计划署支持的25家面包店,由于面粉短缺以及烹饪用燃气断绝,全部关闭。虽然粮食计划署正在优先分配剩余库存食品,但当前局势仍然极度危急。”
时间回溯到3月2日,以色列当局宣布对加沙实施物资禁运,其严厉程度甚至超过了战争初期的封锁。原本在停火两个月期间稍有稳定的物价,如今又开始飞涨,市场上像肉类、大米等基本食品已经难觅踪迹。
一名来自加沙城北部的巴勒斯坦民众,在接受埃菲社采访时,选择了匿名。他无奈地表示:“如果我们要逃亡,那只会是因为(以色列)封锁造成的饥荒。有孩子的人别无选择,否则只能看着孩子饿死。”
除了面粉短缺这一直接原因外,另一名联合国官员指出,战火的重燃以及“以色列未能提供有效安全保证”,也是粮食计划署停止在加沙相关行动的重要因素。
本文围绕以色列对加沙的封锁,详细描述了加沙地带面包店关闭这一事件,揭示了封锁导致的粮食短缺、物价飞涨等严重后果,凸显了加沙地带面临的严峻人道主义危机。同时指出粮食计划署停止行动不仅是因为物资短缺,还与战火和安全保障缺失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