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检察机关多举措守护英烈,弘扬核心价值观 守护英烈,检察机关筑牢法治防线

本文围绕守护英烈权益展开,阐述了侵犯英雄烈士人格利益公益诉讼案件的特点,介绍了检察机关构建的立体化保护体系及相关举措,还提及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和在抗战胜利80周年的重点保护行动。

守护英烈,这不仅仅是在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更是保护民族情感与社会信仰的必然要求。英烈们是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记忆和宝贵精神财富,守护他们就是守护我们民族的根与魂。

从检察实践的视角来看,侵犯英雄烈士人格利益的公益诉讼案件呈现出诸多显著特点。

在案件类型方面,较为集中。其中以名誉荣誉侵权为主,侮辱、诽谤类案件在所有案件中的占比最高。多数案件是通过网络言论、出版物、短视频等方式进行侵权,比如有人歪曲英烈事迹、丑化英烈形象,或者否定英烈精神。部分案件则涉及未经授权使用英烈姓名、肖像从事商业活动,将英烈形象用于商业营销以获取利益。还有一些别有用心之人,以“学术讨论”“还原真相”为幌子,实际上传播虚假历史信息,严重损害英烈群体形象。

网络已然成为侵权的主要场景。在相关案件中,90%以上都涉及互联网。侵权信息常常发布于各类网络平台,由于网络传播具有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特点,导致侵权行为实施地与侵权结果发生地往往分离。而且,此类案件隐蔽性强,取证十分复杂。侵权人常常使用隐喻、戏谑、剪辑视频等手段来规避监管。为了固定证据,需要借助电子存证、IP追踪、区块链存证等先进技术手段。

侵权主体呈现多元化特征,存在个人、企业、网络平台等不同主体的侵权行为。其中,多数是网民个人发表不当言论,对英烈进行诋毁。部分商业机构为了营销目的,滥用英烈形象或姓名。还有一些网络平台,由于未履行审核义务,使得侵权信息得以在平台上传播。

面对这些侵犯英烈权益的情况,检察机关着力构建了“刑事打击 + 民事追责 + 行政监督 + 社会预防”的立体化保护体系。通过持续不断地履行职责,实现了从个别保护到系统治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深刻转变。这一转变使尊崇英烈成为全社会的法治共识,有效地维护了英烈尊严和社会公共利益,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具体而言,针对侵犯英烈权益案件,检察机关通过民事公益诉讼依法追究侵权人责任,诉请侵权人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对于行政机关履职不到位导致英烈利益受损的情形,检察机关通过行政公益诉讼督促行政机关履职,例如督促相关部门修缮烈士纪念设施等。针对涉嫌犯罪的侮辱英烈行为,检察机关在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实现“刑事打击 + 民事追责”的双重震慑。

下一步,对于侵犯英烈权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检察机关秉持着“发现一起办理一起”的坚定态度,坚决捍卫英烈尊严。通过高质效办案,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崇英烈、捍卫英烈、学习英烈的良好氛围。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检察机关还将加大英烈纪念设施保护力度,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加强对抗战英雄遗址、烈士纪念墓等抗战文物的保护利用。

本文介绍了侵犯英雄烈士人格利益公益诉讼案件的特点,包括案件类型集中、网络成主要侵权场景、侵权主体多元化等。阐述了检察机关构建的立体化保护体系及针对不同情形采取的举措,强调检察机关将持续捍卫英烈尊严,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崇英烈的氛围,并在抗战胜利80周年加强对相关纪念设施的保护。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检察机关多举措守护英烈,弘扬核心价值观 守护英烈,检察机关筑牢法治防线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