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美汽车关税风暴来袭,全球经济与产业面临大考,美国加征关税政策惹众怒,贸易保护主义祸及自身

本文聚焦美国政府宣布从4月2日起对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这一事件,详细阐述了该政策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的强烈反应。包括德国总理朔尔茨的批评、欧洲工业界的担忧,以及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国对美国加征关税政策的反对态度。同时分析了该政策对美国国内汽车产业和经济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近日,美国政府宣布了一项引发全球关注的贸易举措,自4月2日起,将对进口至美国市场的汽车征收25%的关税。这一决定犹如一颗重磅炸弹,不仅在美国国内引发了诸多质疑的声音,更在全球范围内激起了强烈的反应。

在当地时间3月31日至4月4日举办的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德国总理朔尔茨在开幕式上直言不讳地对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提出了明确批评。他强调,面对关税壁垒,欧洲应当加强自由贸易、提升竞争力,而不是陷入保护主义的恶性循环。朔尔茨坚定地表示,德国和整个欧盟都不会被动接受不公平的贸易规则,必要时将采取反制措施,“我们的答案必须是——更多自由贸易、更强竞争力和更高的技术自主权。”

欧洲工业界人士也纷纷表达了他们的担忧,认为美国的这一贸易保护主义举措将对全球供应链造成巨大冲击,进一步加剧经济的不确定性。长期以来,美国市场对于德国汽车产业而言至关重要,此次关税上调无疑是给德国汽车产业一记沉重的打击。业内人士警告称,25%的额外关税将大幅削弱德国汽车企业的竞争力,导致企业利润下滑、投资减少,甚至可能引发裁员潮。

德国汽车专家托马斯·凯福指出,德国汽车产业如今不仅面临着关税问题,还存在着技术方面的挑战,特别是在电动出行、智能网联汽车和人工智能在生产中的应用等领域。他认为德国企业需要加快追赶的步伐,而且美国工业界尤其是汽车产业界其实并不愿意加征关税,因为加征关税意味着财富损失,只会阻碍技术发展,最终适得其反,美国早晚会意识到这一点。

德国亚太商会协会董事总经理阿尔穆特·罗斯纳表示,目前德国汽车产业正遭受着双重打击,一是技术层面的挑战,二是全球供应链的重组以及如何应对新的贸易壁垒。作为一个高度依赖海外市场的出口国家,德国企业受到的影响尤为明显。她相信德国企业会开始转向其他有贸易协定的市场。

施耐德电气全球高级副总裁阿里•哈吉•弗拉吉认为,真正的解决方案在于通过创新提升效率,建立更具适应性、更加灵活,且更具韧性的供应链。

总台记者阮佳闻分析称,美国的高关税政策不仅扰乱了全球供应链,也让欧洲工业界深刻意识到,必须加快技术创新和市场多元化的步伐,以增强抵御贸易冲击的能力。未来,德国及欧洲企业如何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寻求更稳健的发展路径,将成为产业界关注的焦点。

在多方反对美国加征关税政策方面,美国关税政策落地前夕,4月1日多方密集表态对此表示反对。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明确表示,这场对抗不是欧洲挑起的,美国加征关税是错误的。欧洲有谈判的实力,也有能力发动反击,因为欧洲在贸易、科技、市场规模等方面有许多可以打出的“牌”。她还指出,美国广泛加征关税只会让国际贸易状况变得更糟。

加拿大总理卡尼4月1日表示,加方拒绝一切试图削弱加拿大的企图,如果美国对加拿大额外加征关税,加拿大将进行报复。他强调上周已在电话中向特朗普表明了这一立场。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4月1日称,美国的加征关税政策将对世界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墨西哥将采取措施保护本国人民和就业。他表示将观察美国政府2日出台的具体措施,并且其团队每周会面两到三次,整合不同的应对策略。

此前,美国公布了一份清单,将澳大利亚的制药等行业列为美国加征关税政策的潜在目标。当地时间4月1日,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表示,澳大利亚不会对美国做出让步,相关问题没有谈判的余地。

美业界也对加征汽车关税政策提出了批评。位于美国密歇根州东南部的底特律地区是美国汽车工业的核心地带,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通用、福特和斯特兰蒂斯汽车公司都坐落于此。对于罗切斯特山市来说,其经济命脉完全依赖于汽车产业。当地政府十分担忧,美国政府对进口汽车和关键汽车零部件加征关税的政策会对当地经济造成沉重打击。

罗切斯特山市市长布莱恩·巴尼特称,对于密歇根州东南部而言,这将是一场“完美风暴”。该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是加拿大和墨西哥,支柱产业是汽车产业,当地的一切经济活动都与汽车产业紧密相连,每辆车都有在加拿大和墨西哥生产的零件,所以加征关税将是毁灭性的。

专家分析指出,美国汽车产业链高度全球化且十分脆弱。如果墨西哥和加拿大的汽车装配厂因加征关税政策而失去美国市场,从而减产乃至倒闭,这将影响许多向这些工厂输送零部件的美国供应商。而且大量在美国制造的汽车也是运往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带来的别国报复性关税将影响美国汽车制造商的销量,这些都会导致美国汽车产业受到冲击。

美国舆论界普遍对加征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关税的政策持批评态度。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供应链专家艾米·布罗格林 – 彼得森表示,北美汽车产业链高度一体化,在生产过程中零部件会多次跨境运输,对这些零部件征收的关税将不断累积,而且将汽车产业链转移回美国国内的过程十分漫长而且成本高昂,这些都会大大增加美国消费者的负担。

美国咨询公司安德森经济集团表示,美国消费者可能因加征关税而面临每辆新车价格上涨4000至12500美元。美国汽车行业对自身适应关税的能力也表示广泛的担忧,因为美国汽车制造商的供应链广泛分布于海外。

汽车行业分析师伊万·德鲁里在接受美国国家广播公司采访时直接表示,美国没有任何一辆汽车的所有零部件都是在国内生产的,所谓“避免关税的最佳方式是在美国生产”的想法不切实际。

据彭博社4月1日报道,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正在紧急游说美国政府豁免一部分汽车零部件的关税,这些公司告诉美国政府,对零部件征收关税将导致汽车制造成本增加数十亿美元,从而导致利润降低和裁员。截至目前,美国政府对此暂无评论。

美欧多家媒体4月1日也表达了对美国加征关税政策的担忧。美联社发文称,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将推翻美国此前长期保持的自由贸易政策,可能会给全球企业带来混乱。文章指出,美国政府认为高关税有利于扭转美国长期存在的贸易逆差,但特朗普上一总统任期内实施的贸易战事实证明,靠关税并不能成功缩小贸易差距。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发表文章,将加征关税政策称为“赌博”。文章称,美国政府正在押注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将为美国经济开启“一个新时代”,但现在的问题是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这次加征关税政策是1930年以来从未有过的,可能会重塑美国国内经济与全球经济,如果其他国家也开始实施针锋相对的关税政策,那么美国很可能陷入滞胀,经济衰退的风险不断增加。

英国《金融时报》4月1日则称,对进口商品的广泛征税将使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水平达到二战以来的最高水平。尽管目前仍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但美股正在遭到抛售,消费者信心已经下降,民调机构数据也已经对特朗普政府处理经济的方式发出警告。美国的关税政策可能导致广泛的全球贸易中断、物价上涨与生活水平下降,美国正面临真正的经济衰退的风险。

本文围绕美国政府加征汽车关税这一事件展开,详细介绍了该政策引发的全球反应,包括欧洲、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等国的反对态度,以及对美国国内汽车产业和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通过专家分析和媒体报道,揭示了这一贸易保护主义举措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如全球贸易混乱、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增加等。这一事件凸显了贸易保护主义对全球经济和产业的危害,也提醒各国应通过合作和协商来解决贸易问题。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美汽车关税风暴来袭,全球经济与产业面临大考,美国加征关税政策惹众怒,贸易保护主义祸及自身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