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解码中国多极化主张,共筑全球和平发展新未来

中国倡导的世界多极化展开,针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多极化构想的误解进行分析,阐述了世界多极化的潮流趋势、形成根源、中国的多极化愿景以及推动多极化的有效途径,强调了多极化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郑韬提出,以美国为首的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关于世界多极化的构想存在诸多误解。他们虽承认中国是多极化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却恶意歪曲中国倡导多极化的目的,声称中国是为了拉拢全球南方国家,搞大国竞争。这种误读源于西方国家始终深陷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泥潭,无法摆脱阵营对抗的冷战思维。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几个关键问题:中国为何倡导多极化?中国的多极化愿景究竟是怎样的?实现多极化的有效途径又是什么?这些问题的答案,关乎着整个世界的前途与命运。

(一)

世界多极化深刻反映了国际力量对比的动态变化,它高度契合国际社会对公道正义和合作共赢的共同追求。从宏观层面来看,多极化是维护世界和平稳定、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和完善、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最优架构。

多极化已然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并且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基本现实。回顾历史,自二战结束以来,尽管世界长期处于两极对立格局,但多极化的种子早已在悄然间萌芽,并在曲折的历史进程中顽强生长。进入21世纪,全球南方国家的群体性崛起成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鲜明标志。这些国家不仅贡献了全球经济增长的80%,成为世界经济版图中最为活跃的力量,更通过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平台,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有力推动了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为世界多极化注入了强劲动力。曾经被视作“终极答案”的“历史终结论”宣告终结,世界在意识形态上迎来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局面,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包容互鉴成为时代主流。

世界多极化形成的根源在于国际力量对比的消长变化,旧的国际秩序已无法适应国际大势的发展需求。当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抬头加速了“丛林法则”的回归,国际社会对“强者通吃”的游戏规则逐渐感到恐慌和抗拒,也认清了所谓“单极稳定论”不过是霸权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凌驾于他国之上炮制的谎言。历史教训深刻表明,一旦国际关系实践背离主权平等原则,就会导致不公和动荡。多极化打破了传统国际关系“强者主导”的模式,国际权力不再集中于少数大国手中,而是由多个中心共同参与。这种格局有利于各国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际争端,减少冲突和战争的发生。在当今世界,国际关系民主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无法单独主宰世界事务。

然而,部分悲观者对多极世界心存疑虑,认为多极化将带来更多动荡无序,破坏有效合作。这种论调的产生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霸权国家拒绝放弃既得利益;二是部分利益相关方担忧新体系的可行性,仍寄希望于延续所谓“自由世界秩序”来寻找出路;三是对于公平分享原则缺乏共识和信心。但实际上,多极化并不必然导致大国对抗和无序竞争。相反,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不断提升,将促进世界的正和博弈,有利于在多极世界中维护多边主义的活力。

(二)

不可否认,基于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自身利益差异,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多极化构想。但国际政治的本质在于通过协商合作,寻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国际社会大多希望,每个国家或国家集团都能在全球多极体系中找到自身定位,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平等是世界多极化的核心原则,具体体现为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都是国际社会的平等一员,每个国家的声音都应被倾听,每个国家的利益都应得到尊重。美国新政府傲慢的颠覆性、交易型外交政策,令世界多数国家感到不适和不满。只有在平等的前提下,国际社会才能实现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

世界多极化应当是有序且稳定的,以确保多极化进程平稳推进,避免因利益冲突引发新的动荡和混乱。为此,大国尤其应共同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共同坚持普遍认可的国际关系准则,坚决抵制言行不一和双重标准。只有当权力分散与责任共担相辅相成,国际关系中的无序竞争才能被真正的文明秩序所取代,为全球和平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多极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应有之义。自20世纪50年代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来,中国对多极世界的倡导一以贯之,始终没有偏离初心。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中国迄已加入几乎所有普遍性政府间国际组织和600多项国际公约及修正案,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不断为联合国事业添砖加瓦,为全球治理作出中国贡献。中国推动多极化,不是为了拉拢谁、对抗谁,而是希望世界各国走向团结而不是分裂、对话而不是对抗、合作而不是冲突、共赢而不是多输的历史进程。

(三)

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需要各国共同尊重国际法治,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秉持开放共赢的合作理念。

联合国是多边主义的旗帜,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根本遵循,也是建设多极世界的重要基石。有人将国际上乱象频生归咎于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已经过时,这是典型的因果倒置。恰恰是因为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未能得到充分有效的履行,世界才会陷入乱局。联合国改革和全球治理改革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各国须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巩固联合国在国际体系中的核心地位,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贡献力量。

真正的多边主义是实现平等有序多极化的有效途径。有论调认为,多极化让“玩家多了,共识少了”,有可能导致“没有多边主义的多极化”。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恰是这一问题的解药。与基于“小圈子”利益、“集团政治”、“本国优先”的伪多边主义相反,真正的多边主义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目标,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让多极化进程成为国际社会合力应对时代挑战、实现共同发展繁荣的历史进程。

世界多极化呼唤与时俱进的合作理念。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爆发,技术创新呈现前所未有的活跃态势,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重塑全球经济格局。各国都渴望通过科技创新提升生产力,用新一轮科技革命为本国经济赋能。但与此同时,“脱钩断链”“小院高墙”等逆流愈演愈烈,科技鸿沟正进一步拉大发展鸿沟。科技创新成果是选择独享,还是让其造福于更多国家和人民?两种理念高下立现。科技至善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科技创新不是少数国家的特权,而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只有将自身发展置于全人类发展的坐标中,树立包容普惠的发展理念,才能摒弃“唯我优先”的狭隘价值观,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多极世界需要各国共同构建,只有朝着平等有序的方向发展,这个世界才能变得更加美好。

本文深入剖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多极化构想的误解,阐述了世界多极化的必然性、中国的多极化愿景以及推动多极化的途径。强调多极化是时代潮流,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中国始终倡导并践行多极化,各国应共同努力,尊重国际法治,践行真正多边主义,秉持开放共赢理念,推动世界朝着平等有序的多极化方向发展,实现全球和平与繁荣。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解码中国多极化主张,共筑全球和平发展新未来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