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涞水县中小学课间“升级”,学生学习娱乐双丰收!

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课间从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这一举措,以涞水县第二小学为例,展现了学生们丰富的课间活动以及带来的积极影响,还介绍了学校和教体局为保障活动开展所做的工作,最后提及涞水县在巩固“双减”成果等方面的努力及下一步计划。

“现在呀,每节课间都能玩到新花样!就说那跳格子吧,还能在玩的过程中学加减法呢;地面飞行棋更厉害,能教咱们防溺水知识。还有那闯关游戏,可有意思啦!”涞水县第二小学的学生赵琳赫满脸兴奋地说道。

自春季学期开学之后,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做出了一项暖心改变,把课间时间从原本的10分钟延长到了15分钟。这多出来的5分钟,给了学生们更加充足的活动时间,让校园里更多的学生都“动起来”了。

这张照片记录的正是涞水县第二小学学生们的课间活动场景。(摄影:徐梓钰)

每当那清脆的铃声响起,涞水县第二小学的学生们就像欢快的小鸟一样,纷纷涌向游戏区。在这里,他们开展着各种各样的地面运动和游戏,有跳绳的,绳子在空中飞舞,孩子们的身影轻盈活泼;有转迷宫的,小脑袋瓜飞速运转,寻找着出口;还有跳格子、斜线跑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们不断练习着反应速度、协调能力和平衡感等,尽情地享受着这宝贵的15分钟课间时光。

看,涞水县第二小学的学生们正在专注地跳格子呢。(摄影:徐梓钰)

涞水县第二小学的教师郑国静欣慰地说:“自课间活动时间延长以来,参加趣味活动的学生越来越多了。同学们之间的交往互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大家在课间尽情‘撒欢儿’之后,回到课堂上注意力更加集中了,学习效率也有所提高。”

据了解,为了确保课间活动能够有序开展,并且让学生们的课间活动更加丰富多样,涞水县第二小学可是下了一番功夫。学校将传统文化、科普知识、安全教育、文明礼仪等内容与体育游戏巧妙地结合起来,采用“共性普及 + 个性特色”的思路,鼓励学生在课间自主参加个性化活动。引导学生利用课间时间走出教室、走到户外,通过适度的活动、有趣的游戏以及愉快的交流等方式来放松休息。

涞水县教育和体育局四级调研员刘文强表示:“我们统筹规划了‘教室—走廊—操场’三级活动空间,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安全教育,还安排教师现场巡视。通过不断完善课间活动的形式和保障措施,来确保学生在活动中的安全。”

近年来,涞水县积极巩固“双减”工作成果,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了对学校课间活动安排的培训指导,实施了课间“微改革”,为学生创造了更加适宜的课间休息与活动环境。下一步,涞水县还将积极探索与学校实际、学生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体育活动内容,认真记录学生日常体育参与情况和体质健康监测结果,致力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本文围绕涞水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延长课间时间这一举措展开,以涞水县第二小学为例,介绍了学生丰富的课间活动及积极影响,学校和教体局为保障活动所做的工作,体现了涞水县在巩固“双减”成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的努力,未来还将持续探索适合学生的体育活动内容,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涞水县中小学课间“升级”,学生学习娱乐双丰收!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