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走进安丘:“共富工坊”与联合党委引领乡村致富路,安丘“跨村联建”工程:抱团发展实现乡村共同富裕

本文聚焦山东省安丘市实施的“跨村联建、强村共富”工程,通过介绍当地“欣鸢共富工坊”的发展情况以及凌河街道石家庄村红芽姜种植基地等案例,展现了安丘市如何通过党组织统筹协调资源,实现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推动乡村抱团发展、共同致富。

在山东的广袤乡村大地上,安丘市正以独特的发展模式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精彩篇章。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这里,一同探寻其发展的奥秘。

山东省安丘市积极实施“跨村联建、强村共富”工程,致力于实现乡村的抱团发展与共同致富。

走进山东潍坊安丘市大汶河旅游发展中心胜利何家屯村的“欣鸢共富工坊”,一幅忙碌而有序的生产画面呈现在眼前。工人们熟练地扎竹骨、绘图案,专心致志地制作着风筝。

大汶河旅游发展中心党委书记孙学文在工坊里介绍道:“村民在这里上班,每年少说能收入3万元,而且还不耽误照顾家里。”目前,工坊已开发各类产品60余种,去年销量更是突破30万只,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活力。

为了破解村庄资源分散、集体经营性增收难的难题,安丘市充分发挥党组织统筹协调资源的优势。通过“党组织 + 企业 + 共富工坊 + 群众”联动的创新方式,将村集体闲置的厂房、院落等场所进行升级改造,成功成立了百余家“共富工坊”。这些工坊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村集体增收开辟了新途径。

如何持续扩大共富“朋友圈”,让更多村庄受益呢?让我们走进安丘市凌河街道石家庄村红芽姜种植基地。在这里,一座座现代化大棚整齐排列,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联合党委书记吴忠仁介绍说:“我们整合了石家庄村等7个有共同产业基础的村,成立联合党委,打造了乡村振兴示范片区。这个片区集产业、文化、旅游于一体,带动村均集体收入超50万元。”

安丘市按照“组织联建融合、资源共享利用、片区集中发展”的清晰思路,大力实施村党组织“跨村联建、强村共富”工程。以生态农业为突破口,组建了181个联合党组织,联结了68个跨村产业项目及各类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经营主体。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探索出了村集体和农民“双增收”的长效机制。截至目前,共打造了15处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带动村集体增收630余万元。

安丘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组织共建、发展共谋,有利于推动乡村抱团发展、共同致富。我们将继续坚持‘一盘棋’理念,围绕规划同步、落实同促、成果同享,强化区域资源互通互补,不断扩大共富工坊的创富带富效应。”

山东省安丘市实施“跨村联建、强村共富”工程的具体实践和显著成效。通过“共富工坊”和联合党委等创新举措,整合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实现了村集体和农民的“双增收”。未来,安丘市将继续坚持相关理念,扩大共富效应,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力。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走进安丘:“共富工坊”与联合党委引领乡村致富路,安丘“跨村联建”工程:抱团发展实现乡村共同富裕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