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4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一批重要国家标准,涉及互联网平台个人信息处理、智能门锁网络安全、能源互联网系统、电动汽车相关、人造板、文物出境审核等多个领域,阐述了各标准的主要内容及实施意义。
政策速递
据经济观察网消息,从市场监管总局网站3月31日发布的信息可知,4月1日起,一系列重要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这些标准涵盖了互联网平台及产品服务个人信息处理、智能门锁网络安全、能源互联网系统、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人造板及其制品、文物出境审核规范等多个方面,将为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以及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交流提供坚实的标准支撑。
互联网平台及产品服务个人信息处理规则国家标准
《数据安全技术 互联网平台及产品服务个人信息处理规则》(GB/T 44588—2024)作为推荐性国家标准,对互联网平台及产品服务个人信息处理规则提出了全面要求。它详细规定了基本要求、编制程序、规则内容、发布形式以及争议纠纷的解决处理办法等。该标准的实施,将极大地有助于保护互联网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推动涉及个人信息的技术产品和咨询服务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智能门锁网络安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
《网络安全技术 智能门锁网络安全技术规范》(GB/T 44602—2024)这一推荐性国家标准,明确规定了智能门锁网络安全的技术要求、安全等级划分和测评方法。标准的实施,能够为智能门锁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使其有效抵御远程网络攻击,从而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守护百姓的家庭安全。
能源互联网系统系列标准
《能源互联网系统 架构和要求》(GB/T 44636—2024)、《能源互联网系统 智能电网与热、气、水、交通系统的交互》(GB/T 44637—2024)、《能源互联网与电动汽车互动规范》(GB/T 44638—2024)这3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对能源互联网系统的参考架构、能源转换和信息交互、多类能源协同互动等方面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这些标准的实施,将有力推动能源互联网系统多领域的技术协同,引领构建现代能源体系,为能源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非车载充电机电能计量国家标准
《电动汽车交流充电桩电能计量》(GB/T 28569—2024)、《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电能计量》(GB/T 29318—2024)这两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对电动汽车充电设备电能计量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进行了明确规定。标准的实施,有助于维护充电过程中电能计量的公正性,提升充电服务质量,为电动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助力。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电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31486—2024)推荐性国家标准,规定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单体的电性能要求和对应的试验方法。该标准的实施,有助于提升动力电池产品的性能水平,为电动汽车的安全运行提供技术保障。
人造板及其制品气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国家标准
《人造板及其制品气味分级及评价方法》(GB/T 44689—2024)、《人造板及其制品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量分级》(GB/T 44690—2024)这两项推荐性国家标准,规定了人造板及其制品气味分级评价方法以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释放量分级要求、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标准的实施,有利于提升人造板及其制品的质量和环保水平,对促进人造板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物出境审核规范系列标准
《文物出境审核规范 第18部分:少数民族服饰》(GB/T 33290.18—2024)、《文物出境审核规范 第19部分:少数民族建筑物实物资料》(GB/T 33290.19—2024)等14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分别对14类文物的出境审核程序、类别判定、年代判定、价值评定以及审核结论形成等方面提出了详细的技术要求。这些标准的实施,将规范全国各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的审核工作,有效防止我国珍贵文物流失,为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交流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4月1日起实施的这批重要国家标准,广泛涉及多个关键领域。它们不仅为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规范,促进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还在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守护家庭安全、推动能源互联网发展、保障电动汽车产业健康、提升人造板质量以及保护文化遗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将对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