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通用人工智能的诞生展开,指出中美作为最接近实现通用人工智能的超级大国,探讨了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合作建立全球信任与管理架构的重要性,同时分析了人工智能带来的潜在益处与破坏,以及当前中美合作面临的困境,并呼吁两国借鉴“合作竞争”模式共同应对人工智能挑战。
据相关消息,一场足以震动世界的重大变革正悄然逼近——通用人工智能即将诞生。在这场科技竞赛中,美国和中国无疑是两颗最为耀眼的明星,是距离实现通用人工智能最近的两个超级大国。通用人工智能系统拥有超乎想象的智能,它能够像最聪慧的人类一样思考,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人类,并且具备自主学习和行动的能力。当下最为关键的问题是,中美两国能否携手合作,共同构建一个针对这些新兴超级智能计算机的全球信任与管理架构?通过这样的架构,人类有望最大限度地从通用人工智能中获取益处,同时有效缓解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我清楚,由于华盛顿新政府引发了一系列动荡局面,很多人会觉得我提出中美合作的观点是在白费力气。但这并不会让我放弃,我仍会竭尽全力大声阐述这一重要观点。回顾历史,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苏之间的核武器控制协议对世界的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理,在当今这个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时代,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合作,对于确保有效控制这些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系统,进而维护未来世界的稳定,也将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工智能系统以及人形机器人无疑为人类带来了诸多潜在的好处。它们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医疗服务、提升生活质量等。然而,如果我们不能为它们赋予正确的价值观,并且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它们很可能会产生巨大的破坏性。这种破坏不仅体现在对经济和社会秩序的冲击上,甚至可能威胁到社会的稳定。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机器在很多工作上的表现已经超越了人类。在这个新时代,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当机器逐渐取代人类工作时,人类将何去何从?如何保障人类从工作中获得的尊严?如果成百上千万人同时失去工作和尊严,社会很可能会陷入混乱。
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种种变化和挑战,我们必须立刻展开深入思考。但现实情况是,当面对种种迹象和警告时,我们往往表现得目光短浅,缺乏足够的前瞻性和应对措施。
正如《纽约时报》科技记者凯文·鲁斯近期所观察到的,完整的通用人工智能正以超乎大多数人想象的速度向我们走来。他预测,“用不了多久——可能在2026年或2027年,但也可能就在今年”,通用人工智能就会真正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过去一年里,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进展有目共睹。这充分表明,中国和美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两大人工智能超级大国。中国领导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开幕式上指出,以“杭州六小龙”等初创企业为代表的科技突破不断涌现,这些创新成果展现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强大的创新创造能力。而我此次来到北京,正是因为这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论坛。
曾经,很多人认为像深度求索(DeepSeek)的人工智能模型这样的项目,只能由西方国家来完成,然后再向世界推广。然而,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奋起直追,不仅大大缩小了与西方国家的差距,还超过了其他西方国家。可以说,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进程中,没有中国的参与,很多事情都难以顺利完成。
尽管中美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要让北京和华盛顿合作建立统一的人工智能信任和治理体系,对于两国领导人来说并非易事。
通过聆听中国专家和官员在这次论坛上的发言,我发现他们仍在深入思考这些新的人工智能系统将带来哪些新功能。一方面,他们希望本国的公司能够在与美国公司的人工智能竞赛中脱颖而出,从而主导市场;另一方面,他们也在努力确保这些先进的技术不会对本国的稳定造成破坏。
我对当前中美两国之间的互信状况有着深刻的了解,上周我在两国的首都都有停留,亲身体会到这种不信任已经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所以,我很清楚,要求两国相互信任、合作,以确保我们能从人工智能中获得最大利益,同时减轻其负面影响,这听起来似乎有些不切实际。
但是,我们的领导人可以从软件技术公司的“合作竞争”模式中汲取经验。像苹果、微软、谷歌等科技巨头,虽然在商业上彼此竞争,都想击败对方,但最终他们意识到,如果在一些基本标准上进行合作,而不是各自为战,就能够为他们原本独立的产品和服务开拓更广阔的市场。
一旦通用人工智能全面到来,如果我们不能确保这些系统嵌入共同的信任标准,美国和中国将很难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展有效的合作。因为任何一方都不会信任从对方进口或出口的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毕竟人工智能已经广泛应用于所有数字化和联网的事物当中。
以色列历史学家尤瓦尔·诺亚·哈拉里的观点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他说,人类如果能够携手合作,就有能力控制人工智能;“但如果我们互相争斗,人工智能就会控制我们”。
本文强调了通用人工智能即将诞生的现实,指出中美作为人工智能超级大国合作建立全球信任与管理架构的重要性。同时分析了人工智能带来的利弊以及中美合作面临的信任困境,呼吁两国借鉴“合作竞争”模式,共同应对人工智能挑战,以确保人类能从人工智能中受益并减少其破坏,避免被人工智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