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缅甸“瓦城”地震:废墟中的救援与民众的自救之光,地震突袭缅甸曼德勒,国际与本土力量携手救灾

记者在缅甸7.9级地震发生不到48小时后抵达震中曼德勒的所见所闻,包括震区的受灾情况、中方救援力量的行动以及当地居民的自救互助等内容。

3月30日,在缅甸发生7.9级地震不到48小时,记者便马不停蹄地抵达了震中——曼德勒。此次行程颇为辗转,从成都出发,先经泰国曼谷转机到达缅甸仰光,随后再从仰光转机才终于抵达曼德勒。

在沿途的行程中,记者邂逅了多支中方救援力量。成都授渔应急响应、四川武卫应急、深圳公益救援队、蓝天救援队等,他们纷纷奔赴灾区,迅速投入到紧张的救援工作中。

当天,曼德勒市区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多处楼房倒塌成为废墟,曾经的建筑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

说起曼德勒,当地华人习惯称它为“瓦城”。这里历史上是多民族交汇地带,掸族(傣族)曾在此居住。在掸语里,曼德勒被称作 “Wattthana”,意思是“繁荣之地”。华人移民根据发音将其简化为“瓦城”,“瓦”是对“Watt”或“Wat”的音译,“城”是中文后缀,这个名字的历史比“曼德勒”更为悠久。

3月30日,市区内又有一处楼房垮塌,现场一片混乱。

一辆汽车在地震中也未能幸免,车身严重受损。

从机场前往瓦城市中区的途中,受灾情况相对不算特别严重,只是偶尔能看到一些低矮房屋倒塌或受损。然而,市中区的一处区域受损极为严重。那里有一座11层高的公寓楼群,共有ABCD四座。其中两座完全坍塌,一座仅残存部分结构,还有一座只有上面5层相对完好,下面部分全部垮塌在一起,预计有多人被埋在废墟之下。

市区里,还有一处坍塌的火锅店,曾经热闹的场所如今只剩一片狼藉。

救援人员一刻也没有停歇,在废墟中紧张地进行搜救工作。

除了市区的严重受灾情况,城郊古城的外墙以及木构建筑也出现了多处垮塌。而从仰光飞往曼德勒的途中,从空中鸟瞰曼德勒附近区域,可以看到部分城市受损严重,楼房垮塌,桥梁断裂。

中方救援力量到达灾区后,迅速展开了有序的救援行动。他们动用了生命探测仪、搜救犬以及大型机械设备,经过不懈努力,成功营救出多名被困人员。

在一处地震废墟中,蓝天救援队的队员们正在仔细地进行搜救。

尽管遭遇了如此严重的天灾,但当地居民的生活并未完全被打乱。许多人积极行动起来,有的担任志愿者,为救援人员担任翻译,还提供车辆并担任驾驶员;有的捐来矿泉水、水果等保障物资;还有餐馆大厨自发为救灾人员制作炒粉等食物。

在一处废墟现场,当地消防人员正在全力灭火。

深圳公益救援队带着搜救犬,也在废墟中展开了紧张的救援工作。

如今,一边是国际救援力量伸出援手,一边是缅甸本国和民众积极自救,被大地震重创的“瓦城”,正在慢慢地进行自我疗伤。

本文详细记录了缅甸曼德勒发生7.9级地震后,记者在震区的所见所闻。包括震区严重的受灾情况,如多处楼房坍塌、车辆受损等;中方救援力量迅速行动,动用多种设备展开救援并营救出被困人员;当地居民也积极参与自救互助。展现了在灾难面前,各方力量携手应对、共克时艰的场景,“瓦城”正逐步从地震的伤痛中恢复。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缅甸“瓦城”地震:废墟中的救援与民众的自救之光,地震突袭缅甸曼德勒,国际与本土力量携手救灾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