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美债基差套利交易规模破万亿,金融市场或现动荡,美债基差套利超万亿,新一轮金融风暴要来了?

本文聚焦美国金融市场,详细阐述了对冲基金在“美国国债基差套利交易”规模创新高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同时介绍了美股暴跌、金价创新高的市场表现,以及南下资金流入港股市场的情况。

近期,金融市场传来一则令人忧心的消息:对冲基金在“美国国债基差套利交易”中的规模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一举创下历史新高。美国著名专家对此发出了严厉警告,指出这一现象极有可能引爆新一轮的金融大崩溃。

疯狂膨胀!新一轮金融崩溃的引爆点来了?

那么,究竟什么是美债基差套利呢?许多对冲基金热衷于在美国国债现货和期货之间进行套利操作。在过去,这种交易方式屡试不爽,但由于每次获利金额相对较小,为了提高收益率,对冲基金不断大幅增加杠杆。

然而,这种高杠杆的操作方式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旦市场出现稍有剧烈的波动,这些巨型杠杆资金就可能引发平仓操作。而平仓操作又会对市场流动性带来短时的剧烈冲击,进而引发一系列的金融连锁反应。

当前,不少市场人士对此表示出了极大的担忧。而且,资金加杠杆的趋势仍在不断加剧。有数据显示,仅仅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平均监管杠杆率就从6.3倍迅速跃升至7.8倍。一些著名的美国学者也忧心忡忡,他们认为这种情况有可能成为下一个金融动荡的导火索。学者们建议美联储应该尽快制定应对方案,以应对29万亿美元美国国债市场发生波动时高杠杆对冲基金平仓的潜在风险。

美国专家学者们透露,目前这种所谓的“基差套利交易”规模已经达到了1万亿美元,这一数字是2020年需要美联储干预时的两倍。但实际上,其规模可能比这个数字还要更大。据媒体数据显示,几大多策略基金的监管资本就高达1.5万亿美元,与上一年相比暴增了3000亿美元。TBAC的数据口径则显示,做多现金和做空期货的固有杠杆率高达20倍左右。

其实早在2020年3月份,美国就曾经历过一次金融动荡,当时的导火索就是美债套利交易的意外平仓。市场为了换取现金而不断抛售,导致流动性告急。如今,美债规模已经达到了29万亿美元,如果市场出现波动事件,这个超万亿美元的套利交易一旦平仓,不仅会拖累美债市场,其流动性的抽离还可能跨市场波及其他品种,从而引发不可预料的金融动荡。

关于美债市场的波动事件,中金分析师表示,美国债务上限问题的解决可能是触发市场波动的关键因素。因为一旦债务上限问题获得解决,美国财政部将补发之前因债务上限限制而未能发行的美债,这将导致美债供给的突然增加。这种供给冲击将带来三重影响:一是利率抬升;二是对其它资产造成流动性“抽血”效应;三是可能触发基差套利交易的大规模平仓。

值得一提的是,巴菲特的现金储备连续第10个季度增长,再创历史新高!截至去年底,伯克希尔的现金、短期国债等流动性储备达到了创纪录的3342亿美元。这不禁让人猜测,巴菲特手握巨额现金,难道是在等待美股或美债出现波动,从而寻找投资机会吗?

避险情绪升温!美股暴跌,金价再创新高

美股经历了“黑色星期五”。周五,道指跌1.69%,标普500指数下挫1.97%,纳指跌2.7%。本周标普500指数累计下跌1.53%,道指下跌0.96%,纳指跌2.59%。科技股首当其冲,周五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大跌3.29%,美股“七姐妹”市值一夜合计蒸发约5000亿美元。

恐慌指数VIX飙升,投资者对贸易政策前景的不确定性加剧,以及通胀前景的进一步恶化,共同压垮了市场情绪。密歇根大学3月消费者信心终值显示,美国民众对长期通胀的预期升至199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一变化表明,尽管美联储在过去一年持续加息,通胀预期仍未完全得到控制。

此外,市场对美国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也是本周股市下跌的重要因素。随着白宫一连串关税声明的发布,投资者对全球贸易格局和企业盈利前景感到不安。比如此前宣布对所有非美国制造的汽车征收25%的进口关税,就引发了汽车股的普遍下跌。

今年以来,美股暴跌重创了华尔街,投资者对金融市场的态度严重恶化。美国个人投资者协会的调查显示,美股看跌情绪连续第五周超过50%。根据Bespoke Investment Group的数据,这创下了自1987年开始这项调查问卷以来持续时间第二长的连续看跌纪录。

在即将到来的4月2日“关税大日”及4月5日的非农就业报告发布之前,市场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情绪加剧,风险资产遭到大规模抛售,资金纷纷转向避险资产。

金价再创新高!现货黄金涨0.88%,报3084.25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6月合约涨0.59%,报3116.6美元,本周累涨2.26%;均继续创历史新高。

近期,桥水基金的分析师最近对黄金资产进行了分析,最重要的信息在下面这张图里:

年初至今,港股科技ETF、香港科技ETF、恒生医疗ETF领涨。

年初以来,南下资金净流入港股市场的节奏明显加速。截至3月28日,南下资金净流入港股市场规模达4009亿元,无论是净流入的规模以及持续性都远超前几年同期水平。与此同时,开年以来市场看到AH股溢价指数持续收窄,截至3月28日,AH股溢价指数录得132,相比去年底的143下降了7.5%,并且基本处于2016年以来历史中枢水平之下。

从南下资金流向来看,今年来南下资金主要净流入港股市场可选消费、科技等新兴板块。截至3月28日,南下资金净流入可选消费板块、通讯服务、信息技术规模分别为1096亿港元、819亿港元和376亿港元,占同期总流入比重达57.8%。其中阿里巴巴、腾讯控股和中国移动分别净流入763亿港元、460亿港元和190亿港元,为净流入前三大标的。

方正证券指出,综合来看,2020年之前,因为AH股存在溢价,港股市场同类资产估值偏低,对应的股息率相对更高,南下资金多流入港股市场中金融板块为主。但在近几年尤其是今年在deepseek、人工智能等产业层面催化下,南下资金流入港股市场主要加码阿里、腾讯等新兴产业龙头公司为主,不属于AH股溢价指数衡量范畴。方正证券认为后续随着人工智能产业层面利好不断催化,港股市场盈利稳健、估值不贵的新兴产业龙头公司有望进一步吸引南下资金持续流入。

本文围绕美国金融市场展开,先是指出对冲基金在美债基差套利交易规模超万亿美元可能引发金融崩溃,分析了其高杠杆操作的风险及潜在影响因素。接着介绍了美股暴跌、金价创新高的市场情况,以及南下资金流入港股市场新兴板块的趋势。整体反映了当前美国金融市场的复杂局势和不确定性。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美债基差套利交易规模破万亿,金融市场或现动荡,美债基差套利超万亿,新一轮金融风暴要来了?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