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介绍了3月29日石景山区开展的第八十次“双报到”集中活动暨“周末卫生日”活动,涵盖了各街道在文明祭扫、社区服务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和特色活动。
3月29日,石景山区围绕“文明祭扫我先行 为民服务办实事”这一主题,热热闹闹地开展了第八十次“双报到”集中活动暨“周末卫生日”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在职党员、“石景山老街坊”志愿者和社区党员共计3757人踊跃参与。
在活动进程中,各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的作用。一方面,围绕文明祭扫、交通出行、防火防燃等重要方面,精心组织开展了92场集中宣讲活动。通过这些宣讲,向居民群众普及相关知识和政策,提升大家的安全意识和文明素养。另一方面,积极组织报到在职党员张贴倡议书、开展入户宣传等工作。他们走街串巷,深入居民家中,积极宣传移风易俗政策,引导居民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努力成为健康文明、低碳祭扫的倡导者、传播者和示范者。在宣传过程中,共发放了7683份宣传物品,让文明祭扫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同时,各社区党组织还组织报到在职党员、社区党员代表、居民代表等召开了17场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充分征求社区党员代表、居民代表对社区服务的意见需求。社区党组织将这些意见需求结合日常工作进行归纳细化,然后引导报到在职党员结合自身实际主动认领工作任务。此外,各社区还结合工作实际,组织报到在职党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和文体活动。比如对背街小巷、垃圾死角进行清洁整治,开展读书分享会、手工制作活动等,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社区的整体环境。
八宝山街道
鲁古街道各社区依据自身实际情况,组织报到在职党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围绕“缅怀先烈”等主题,举办了清明诗会,诗会上大家吟诵着一首首缅怀先烈的诗歌,感受着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党员们还生动地讲述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激发了居民们的爱国情怀。根据居民需求,开展了旧衣回收、志愿服务大集等便民服务活动。在旧衣回收活动中,居民们纷纷将闲置的衣物捐赠出来,不仅实现了资源的再利用,还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情谊。组织在职党员对背街小巷、垃圾死角进行清洁整治,经过大家的努力,社区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有效提升。这些特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让“双报到”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也让社区生活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苹果园街道
五里坨街道在“思念园”小广场举办了“鲜花换火种”文明祭扫集中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布置得十分用心,设置了火种换鲜花兑换点、主题活动签字版、宣传横幅等。工作人员向前来祭扫的群众积极宣传文明祭扫理念,引导市民用手中的火种换取“鲜花”,并签订森林防火承诺书。许多市民纷纷响应,在签字版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带头采用绿色环保方式寄托哀思。这一活动不仅倡导了文明祭扫的新风尚,同时也避免了使用火种可能引起的火灾风险,保障了社区的安全。
老山街道
广宁街道通过“人防+技防+心防”构建了文明祭扫立体宣传矩阵。高井路社区开展了森林防火知识培训,22名党员、团员、老街坊志愿者积极参与,进行了灭火器使用的实操演练。这些志愿者们还化身“移动宣传员”,通过案例警示、法规解读等方式,劝阻携带火种进山的行为。麻峪、新立街等社区发放文明祭扫折页500余份,组织居民观看《追思与铭记》教育视频,以“视频+图文”的形式深化群众对绿色祭扫的认知,让文明祭扫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八角街道
古城街道以“文明祭扫我先行 为民服务办实事”为主题,组织209名在职党员和154名“老街坊”志愿者参与“双报到”集中活动暨“周末卫生日”活动。通过政策宣讲、座谈交流、特色活动等形式,推动资源下沉、服务提质,切实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
金顶街街道
为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金顶街街道各社区以“文明祭扫”为核心,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政策宣传活动。金三区、西福村、模中、铸造村等15个社区开展“文明祭扫”活动,在职党员、志愿者们向居民发放宣传手册、《文明祭扫倡议书》和播放宣传片等。他们耐心地向居民介绍鲜花祭祀、网络祭祀、家庭追思会等现代文明方式,呼吁广大群众做移风易俗的传播者和践行者,自觉树立理性追思、文明祭扫的新风尚。
3月29日石景山区开展的“双报到”集中活动暨“周末卫生日”活动成果显著。各街道围绕文明祭扫和社区服务积极开展工作,通过宣讲、特色活动、宣传等多种形式,倡导文明祭扫新风尚,提升社区服务质量,推动资源下沉和基层治理效能的提升,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社区的活力。本文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