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中新社记者对卢森堡藏学家阿尔伯特·艾廷格的专访,深入探讨了西藏农奴解放、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情况,旨在展现真实的西藏面貌,纠正西方社会对西藏的错误认知。
中新社布鲁塞尔 3 月 29 日消息,今日的专题为:何为真实现实的西藏?
——这是一场对卢森堡藏学家阿尔伯特·艾廷格的独家专访
中新社记者 德永健
在 2025 年 3 月 28 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西藏各族各界人士齐聚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共同参加西藏百万农奴解放 66 周年纪念活动。那庄严而盛大的场面,仿佛是历史与现实的交汇,诉说着西藏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中新社记者 贡嘎来松 摄)
中新社记者:3 月 28 日是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西藏百万农奴解放纪念日,在您看来,西藏农奴以及他们的解放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艾廷格:废除封建农奴制、解放农奴这一伟大举措,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了西藏通往现代社会的大门,为西藏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当我们深入了解其中需要克服的重重艰难险阻时,任何人都会对西藏取得的发展成就感到由衷的惊叹。
回首旧西藏,绝大多数人民的生活状况可谓是苦不堪言。农奴们生活在对农奴主深深的恐惧之中,他们的命运完全掌握在统治者的手中,任其随意摆布。其待遇之恶劣,甚至连牲畜都不如。就像 20 世纪初进藏的日本佛教学者河口慧海所描述的那样,农奴受农奴主的绝对支配,他们的一切,包括生命,都属于农奴主。
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加上天花等传染病的反复肆虐,再加上卫生设施极度匮乏等诸多因素,当时农奴的预期寿命勉强超过 30 岁。直到西藏进行民主改革之后,农奴们才终于有机会享受到现代医疗和教育带来的福祉。
中新社记者:您多次前往西藏实地探访,对于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您有着怎样的直观感受呢?
艾廷格:在我的印象里,西藏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升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堪称巨大。放眼望去,铁路如巨龙般蜿蜒穿梭,机场迎来送往着八方来客,高速公路连接起城市与乡村,隧道和桥梁跨越山河天堑。还有那宽敞舒适的传统民居,仿佛在诉说着藏族人民的幸福生活;农牧民合作社生机勃勃,现代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如今,温室培育的新鲜水果和蔬菜,能够及时供应给当地民众,让他们的餐桌更加丰富多样。我还参观了设施完备的学校,那里传来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还有温馨的养老院,老人们在这里安享晚年;以及中西医结合的医院,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要知道,在旧西藏,公立学校、适合车辆行驶的道路以及医院这些在现代社会再寻常不过的事物,都是不存在的。而如今,拉萨已经华丽转身,成为了一座美丽的现代城市,处处散发着生机与活力。
2025 年 2 月 28 日,是 2025 年藏历木蛇新年的第一天。在这喜庆的日子里,外国游客在西藏拉萨市罗布林卡内悠闲地品尝着青稞酒,脸上洋溢着愉悦的笑容。(中新社记者 李林 摄)
中新社记者:无论是在卢森堡,还是在其他欧洲国家,您一直都在坚定地讲述真实的西藏。对于增进西方民众对西藏的了解和认知,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艾廷格:我衷心地希望,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西方民众能够踏上西藏这片神奇的土地,亲身去见证真实的西藏。当他们亲眼看到西藏的真实面貌时,就会发现,这里与传闻中的完全不同。无论如何,我都会继续坚定不移地向外界传播有关西藏的知识与真相,让更多的人了解一个真实、全面的西藏。
受访者简介:
阿尔伯特·艾廷格。
阿尔伯特·艾廷格(Albert Ettinger),作为卢森堡藏学家,自 2014 年起,他陆续出版了《围绕西藏的斗争——国际冲突的历史、背景和前景》《中国,宣传炮制的敌人?》《自由西藏?——还原喇嘛教统治下的国家、社会和意识形态》等著作,致力于还原西藏的真实图景,纠正西方社会对西藏的错误认知。
本文通过对卢森堡藏学家阿尔伯特·艾廷格的专访,清晰地展现了西藏从封建农奴制到现代社会的巨大转变。旧西藏农奴生活悲惨,而民主改革后,西藏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同时,呼吁西方民众亲身去了解真实的西藏,纠正错误认知。艾廷格也将继续传播西藏的真实情况。本文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