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台湾教育部门拟召开管制陆生修读台湾关键核心技术研商会议这一事件,详细介绍了相关背景、涉及的技术领域,还提及岛内学者、网友的看法,以及此前台教育部门禁止与多所大陆高校交流的情况和国台办的回应。
近日,据台湾联合新闻网3月28日消息,台教育部门计划召开一场所谓的管制陆生修读台湾关键核心技术研商会议。对于这一举措,岛内学者看法不一。部分学者认为,如果是为了防范陆生“盗取”台湾所谓的“技术强项”,对特定科系进行限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然而,要是出于害怕被“统战”而扩大管制范围,那么学校在现有交流方面将会趋于保守,这无疑会让两岸学术交流变得更加受限。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地区行政管理机构负责人卓荣泰在27日宣称,台教育部门下个月将召开管制陆生修读台湾关键核心技术项目跨部门研商会议,并且要求相关部门对技术项目进行盘点并提报。台湾教育部门当天也证实了这一消息,并表示行政管理机构自2023年起,依据相关规定每年都会公告“核心关键技术项目及其主政机关”,目前共有32项,其中包含了防务相关科技以及攸关台湾产业竞争力等关键技术。这些管制项目广泛涵盖了防务科技、太空、农业、半导体、资通安全等多个技术领域。
联合新闻网28日的报道中提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授指出,掌握半导体、军用技术的科系,或者是接受当局补助的相关研究,通常集中在一些重点学校,而且大多是公立大学。如果全面性地限制所有相关科系的学校,很可能会使一些学校受到牵连,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此消息一经传出,便在岛内引发了网友的议论。有网友讽刺地表示“哪里来的自信”,还有网友直言“笑死,大陆各方面的实力早就远远超过台湾”。
事实上,台教育部门此前就已经多次出台限制两岸交流的举措。据台媒此前报道,台教育部门负责人郑英耀在2月20日宣布禁止台湾高校与广州暨南大学、华侨大学和北京华文学院3校进行交流,并且不承认这三所学校的学历。2月28日,又以“防止关键技术被窃取”为由,宣布禁止与大陆有“国防七子”之称的7所大学交流。
对于民进党当局的这些做法,岛内有学者分析认为,民进党当局是在刻意阻碍两岸交流。该学者表示,大陆的军工产业本身就比台湾强,而且此次涉及的只是大学交流,并非军工产业交流,“在这个时候切断交流,主要目的还是要阻碍两岸的交流”。
针对台教育主管部门禁止岛内与暨南大学等3所大陆高校交流后,又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7所大陆高校列为禁止交流合作的名单这一情况,国务院台办发言人陈斌华在3月4日应询时表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都是世界知名的理工类院校,自建校以来培养了大量优秀人才,科研成果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数学、人工智能、电子信息、化工材料等众多领域,为大陆和世界的产业发展、科技进步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并非仅仅局限于军事科技领域。民进党当局禁止台湾高校与这七所高水平院校交流合作,损害的是台湾高校自身的利益,充分暴露了其井底之蛙、夜郎自大的可笑本质。民进党当局近期不断将政治黑手伸向两岸教育交流领域,这充分表明其满脑子想的都是“逢中必反”、挑衅对抗,所作所为都是在阻碍交流合作、破坏两岸关系。岛内教育界人士和青年学子对此早已是口诛笔伐。
本文围绕台教育部门拟管制陆生修读关键技术及此前禁止与多所大陆高校交流的一系列事件展开,揭示了民进党当局刻意阻碍两岸交流的行径,这种做法不仅会影响两岸学术交流,损害台湾高校利益,还遭到了岛内学者、网友以及教育界人士和青年学子的批判,国台办也对其进行了严厉驳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