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风筝放飞季,安全需先行

春季放风筝这一热门户外活动展开,通过列举多起放风筝引发的危险事件,阐述了风筝线的潜在危害,还进行了风筝线试验展示其强大杀伤力,并提醒人们放风筝要注意安全,遵守相关规定。

当温暖的春风吹起,春天的脚步悄然来临,不少人都按捺不住想要拥抱大自然,纷纷开启了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其中,放风筝凭借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踏春游玩、休闲放松的热门选择。人们手持风筝线,看着五彩斑斓的风筝在天空中翩翩起舞,仿佛所有的烦恼都随着风筝飘走了。然而,在享受这份惬意的同时,我们千万不能忘记“安全”这两个至关重要的字。尤其是那看似纤细柔弱的风筝线,别看它细细一根,实则威力不容小觑。

在网络平台上,近期流传着多起放风筝发生危险的短视频,为我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3月22日下午,在河南安阳汤阴县,一名男孩骑着电动车前往图书馆,本是平常的出行,却遭遇了意外。他的颈部被横跨道路的风筝线割伤,鲜血直流。据目击者称,那根风筝线悬挂在两棵树之间,而且它的颜色与周围背景相近,很难被察觉。男孩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就与这根“隐形杀手”来了个亲密接触,瞬间受伤。

无独有偶,同一天,在江苏泰州,一名男子骑摩托车时也被风筝线伤及喉部。幸运的是,他在高速行驶中反应迅速,及时刹车,才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最终仅颈部轻微擦伤。男子心有余悸地向警方报了案,目前相关部门正在介入调查。从目击者拍摄的视频中可以看到,风筝线在阳光下几乎透明,骑行者直到接近时才发现危险,根本来不及做出有效的躲避动作。

山东临邑县的电力检修人员也发出了警告。他们表示,风筝如果不小心挂在10千伏以上的高压线上,可能会引发放电或短路等严重问题,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严重时会影响整个区域的电力供应。而且,有些人为了取下挂在高压线上的风筝,会用竹竿捅、扔石头砸,这些行为极其危险,高压电可能通过风筝线伤人,后果不堪设想。

在山东潍坊,这座有着“世界风筝都”称号的城市,每年一到春季,大街小巷、公园广场到处都是放风筝的人。王铁源是一位资深风筝爱好者,他有着几十年的放风筝经验。他告诉记者,风筝线的材质一直在不断发展,从最早的棉线,到现在的“凯夫拉”“大力马”等。这些新型材质的风筝线强度越来越大,虽然更利于风筝的放飞,但一旦操作不当,不仅有可能伤到他人,还有可能伤及自身。记者在公园附近采访时,问及放风筝是否会伤及自己或者他人,一位爱好者赶紧戴上了防切割手套。记者亲自试了一下,即使戴上手套,依旧能明显感受到风筝线的锋利。

除了放飞速度过快的时候容易伤到手,飘荡高度较低的风筝线,也像一个隐藏的“陷阱”,容易伤到附近的人,特别是对于摩托车或者电动车驾驶者。他们骑行速度较快,很难及时发现低空的风筝线,一旦撞上,后果往往很严重。

针对这些问题,有人提出建议,政府应加大对放风筝活动的监管力度。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如社区宣传、媒体报道等,提醒市民选择适宜的场地和时间放风筝。要远离人流密集区域以及可能影响周边设施的地方,比如高架桥、高铁站、飞机场、高压电线区域、公路周边等。或者政府可以提供更加空旷的场地,让市民能够安全地享受放风筝的乐趣。

直击风筝线试验

细线何以成“利器”?

为什么看似纤细柔软的风筝线,却能轻易割伤人体?它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看一场风筝线试验。

专家介绍,风筝爱好者使用的这种“大力马线”或是“凯夫拉线”,虽然更利于风筝的放飞,但因其材质韧性大,强度能达到同等质量钢铁的3到5倍。这就意味着,看似普通的风筝线,其实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随后,记者戴好防护手套将一根凯夫拉线绷紧,再用蔬菜来模拟撞击的场景。这一幕着实让人惊叹,黄瓜、白菜、青萝卜、胡萝卜、南瓜被瞬间被切成两半,玉米也被隔断。小小的风筝线,展现出了惊人的破坏力。

消防员介绍,这是由于风筝线的接触面积很小,当遇到物体强烈冲撞时,压强就相应增加,一根绷紧的风筝线就可能成为伤人的“利器”。除此以外,如果操作不当,风筝线飘到高压线上,还可能发生线路短路或者人员触电危险。在山东潍坊市的一个专业测试场地,电力工作人员将不同材质的风筝线缠在高压线上,并通电模拟测试。测试中,棉线、尼龙两种材质的风筝线都被烧断,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具有导电性。

北京市通州区消防支队消防员祁兴龙提醒大家:“放风筝本身它是一件有利于身心健康一项娱乐活动,但是我们不能在一些高架桥、高铁站、飞机场,还有一些高压电线区域等地方放风筝,当然在公路周边也不行。现在有一些公园、大广场之类的地方,也是不允许放风筝的。咱们要遵守当地的一些相关的规定。”

本文通过多起放风筝引发的危险事件以及风筝线试验,揭示了风筝线潜在的巨大危害。提醒人们在享受放风筝乐趣的同时,要时刻牢记安全第一,选择合适的场地,遵守相关规定,避免因疏忽大意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风筝放飞季,安全需先行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