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山东在应对老龄化过程中,通过发展银发经济,特别是开行银发旅游列车等举措,挖掘老年群体消费潜能,推动老年消费从边缘走向主流,形成了多点支撑的产业矩阵,并通过政策创新为银发经济保驾护航,让养老产业焕发生机。
走进这列慢火车的车厢,脚下的防滑地板给人稳稳的安全感,仿佛为每一步旅途都增添了一份安心。床铺宽敞得很,甚至比家里的炕头还要宽展,老人们可以舒舒服服地休息。餐车上,那香气扑鼻的把子肉炖得那叫一个烂糊,入口即化,连大夫都愿意跟着这列车跑。这列被贴上“山东大爷大妈专享”标签的慢火车,就像一台时光穿梭机,把平均年龄60多岁的旅行团一下子变成了活力满满的“夕阳红观光团”。
这样的场景在山东并不少见。当那列绿皮火车慢悠悠地驶出济南站,悠扬的沂蒙小调在车厢里轻轻飘荡。戴着花镜的老人们兴致勃勃地凑在窗边,眼睛里闪烁着好奇与兴奋的光芒,他们仔细地数着泰山脚下那一朵朵娇艳的桃花,仿佛回到了青春年少的时光。从传统的大葱蘸酱,到专门为老年人打造的银发专列,山东人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创新,硬是把老龄化这个看似棘手的“附加题”,做成了促进消费的“加分项”。
随着“60后”新老年群体逐渐登上历史舞台,代际更迭带来了一场消费革命。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的数据显示,在2024年,国铁集团组织开行的旅游列车共运送游客超过100万人次,其中老年游客的占比接近80%。这一数据充分表明,老年群体在旅游消费市场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消费力量。
在山东,2400多万老年人口的背后,隐藏着巨大的、需要被充分激活的消费潜能。这批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享受着数字化红利的“年轻老人”,有着独特的消费观念和需求,他们正用新的消费主张重构着市场逻辑。你看,在淄博的烧烤摊前,能看到手持小饼卷肉、吃得津津有味的银发食客;在威海天鹅湖畔,有举着单反、专注拍摄的摄影“老炮”;在曲阜孔庙,身着汉服打卡留念的退休教师也随处可见。这些鲜活的场景,彻底颠覆了社会对老年消费的刻板印象。从过去以满足基本生存需求为主的生存型消费,向注重个人发展和享受生活的发展型、享乐型消费跃迁,银发群体正用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重塑着消费市场的格局。
当“60后”摇身一变成为“新潮玩家”,好客山东面临着一个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证明老龄化不是发展的终点站,而是开往春天的又一班列车呢?
2025年初,商务部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增开银发旅游列车促进服务消费发展的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在三年内打造覆盖全国的银发旅游列车网络,形成“线路多样、主题丰富、服务全面”的发展格局。这一政策的出台,为银发旅游市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山东深刻认识到,银发专列的开行绝不是简单地在列车上贴上老年标签,而是一项涉及全要素供给改革的系统工程。若想吸引老年旅客,关键得把旅游专列做出真本事。铁路部门和景区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创新,不能总是沿用一条路线,大家相互抄袭。服务要做到周到细致,车上的吃、住、行各个方面都要让老人觉得舒坦又安全。景点要有独特的看点,价格还要实在合理,只有这样的专列才能成为老年人心中的“金字招牌”。
为了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山东的银发旅游列车推出了多项创新服务。全列配备了AI智能监护设备,能够实时监测老人的血压、心率等健康指标,让老人和家属都能安心。专业医护团队全程随行,为老人的健康保驾护航。车厢内增设了防滑扶手和紧急呼叫按钮,方便老人在乘车过程中使用,保障他们的安全。餐饮方面则主打低糖低盐的营养套餐,既兼顾了美味,又考虑到了老人的健康需求。旅途中的文娱活动同样精彩纷呈,书画创作、非遗剪纸体验、红歌联欢会等活动轮番登场,让车厢变成了一个充满文化氛围的“文化沙龙”。从适老化车厢改造到随车医疗团队配置,从慢游路线设计到方言导游服务,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适老思维”。
精准供给的革新,打破了过去银发产品“低质低价”的怪圈,推动老年消费从市场的边缘走向主流。
不过,山东人玩转银发经济,可不仅仅局限于搞老年专列服务。他们更把专列开到了康养基地,形成了多点支撑的产业矩阵。日照将推进文旅康养融合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力点,努力打造“康养之城”的金名片;滨州以打造康养示范城市为引领,全面激活“银发经济”,力争成为康养产业发展的新高地。山东各地相互协作,搞起了一条龙服务,构成了“文旅+康养+制造”的产业生态。
如今,在山东的各个社区,处处都能感受到银发经济带来的变化。当老年大学开设智能手机培训课,老人们认真学习如何使用智能手机,跟上时代的步伐;当社区食堂引入智慧点餐系统,大妈们用手机抢红包的热情甚至比跳广场舞还要高涨;当社区食堂刷脸就能点到美味的鲅鱼饺子,连养老院的大爷都学会了在拼多多上砍价。银发经济的边界在不断拓展,消费与产业升级形成了良性循环,山东人硬是把养老产业盘成了一条“活水渠”,消费市场也跟着热闹起来,咕嘟咕嘟地冒热气。
政策工具箱的持续创新也正为银发经济保驾护航。近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颁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消费持续向好的意见》,推出了20条促消费新政,重点发力银发经济。推动养老企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加速居家智能养老;对困难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并提供补贴,完善景区适老设施,开发老年友好APP。这些政策既解决了老人们“不敢消费”的后顾之忧,又创造了“值得消费”的优质供给,让老人们能够享受智能服务,出门游玩更加便利,成为时尚的“银发族”。
当皱纹被科技点亮成星光,当千年孝道化作智能床头的温度提醒,山东不光续写了《论语》中的“老者安之”,更是以孝心为算法,将养老需求转化为银发消费新变量,让老字号与新业态共舞,叫醒了沉睡的“夕阳红利”。
山东通过开行银发旅游列车、创新服务、形成产业矩阵等方式,挖掘老年群体消费潜能,推动老年消费升级。同时,政策创新为银发经济保驾护航,使山东的养老产业形成良性循环,释放出“夕阳红利”,为应对老龄化问题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