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应用管理办法》展开,介绍了全国平台将线上线下培训机构纳入全流程监管,以及平台的功能、各方如何共建共享平台等内容,展现了该平台为家长、培训机构和监管部门带来的便利和保障。
在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了《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应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为《办法》。此《办法》意义重大,明确规定要将线上线下的所有培训机构全部纳入全国平台进行全流程监管。这一举措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支持他们通过全国平台完成选课、支付、退费、评价以及投诉等一系列操作,从而有效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那么,全国平台究竟具备哪些功能呢?它又能为家长和培训机构带来怎样的便利与保障呢?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针对《办法》回答了社会各界所关心的问题。
免费使用、统一管理
全国平台主要功能有哪些?
全国平台作为全国统一的校外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它的一大亮点就是为家长学生、培训机构、主管部门免费提供相关服务和技术支撑,不会收取任何费用。
具体来看,不同端口有着不同的功能:
◆ 家长端App为家长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它主要具备查询、检索、评价等功能,完全支持家长学生在线进行选课、支付、退费、评价、投诉等操作,极大地方便了家长和学生在选择校外培训课程时的各项需求。
◆ 机构端App则专注于培训机构的管理需求。它提供课程上架、统计查看、机构内部管理评价等功能,能够支持机构实现智能管理,有助于培训机构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
◆ 管理端App对于监管部门来说至关重要。它提供预收费监管、风险预警、执法监督等功能,能够助力数智化监管,让监管部门更高效地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监管。
社会各方如何共建共享全国平台?
目前,已经有12万余家合规机构纳入全国平台统一管理。全国平台为这些培训机构提供了多方面的服务,有力地支持它们发挥对校内教育的有益补充作用。
全国平台秉持开放共享的理念,开放标准接口,支持社会各方数据互联共享,共同提升智能监管服务水平。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地方可以根据全国平台的数据开发适合本地需要的应用,这样能够满足本地的个性化需求,使平台更好地服务于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
◆ 全国平台积极与相关部门共享数据,通过数据的整合和分析,不断提升精准化智能监管服务水平,让监管更加科学有效。
◆ 为了节约集成建设成本,打造高效能平台,鼓励高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公益支持校外培训监管与服务所需的资源、技术和服务。
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应用管理办法》,全国平台免费为各方提供服务,具有多种实用功能,能保障家长学生权益、助力培训机构管理和监管部门数智化监管。同时,全国平台开放共享,多方共建,有助于提升校外培训监管与服务水平,促进校外培训行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