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中国银河证券发布的研报,深入剖析了当下白酒行业在缩量竞争环境中的发展态势。涵盖高端酒价格稳定与渠道库存情况、次高端酒企的积极变化及经营策略调整,还阐述了各酒厂加强C端运营的举措,并提示了相关风险。
据智通财经APP消息,中国银河证券发布的研报显示,自去年中秋旺季起,白酒市场风云突变,消费需求明显转弱,整个行业陷入了缩量竞争的艰难困境。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高端酒企和次高端酒企纷纷出招,各自寻求突围之道。
高端酒企方面,稳定产品价格成了首要任务。它们将目光聚焦在对供需的精准调节上。自去年底以来,高端酒企采取了坚定的控货措施,并配合一系列渠道改革。比如五粮液、泸州老窖等高端酒品牌,在春节旺季过后,反馈渠道库存已降至近几年的低位。进入淡季,市场价格也表现平稳,飞天茅台批发价格稳如泰山,五粮液价格还实现了小幅上涨,国窖1573价格同样保持稳定。这表明高端酒企成功应对了2025年第一阶段保持价格稳定的考验。
再看次高端酒企,呈现出两大积极变化。一方面,大众宴席场景消费需求显著提升。去年部分地区受风俗习惯影响,结婚数量有所下降,而今年婚宴需求在低基数上迎来反弹,预计在“五一”等长假期间,消费将集中爆发,这将有力带动400元以下大众消费价位段白酒需求的改善。另一方面,泛全国次高端酒企积极调整经营策略。在经历了24Q3 – 25Q1公司报表端大幅下滑和渠道大幅度去库存的风险释放后,舍得酒业、水井坊等企业聚焦基地市场深耕,推进产品矩阵化序列化,经营模式向区域酒模式靠拢。银河证券认为,这种策略在缩量竞争环境下更为务实,有助于企业夯实发展基础。
在缩量竞争环境下,各酒厂都明白促进终端动销是经营策略的最终目标。今年,酒厂进一步加强了对终端的直控服务,在内部组织上也增加了对C端服务的团队资源配备。例如,五粮液在部分城市试点终端直配;泸州老窖将货物分配模式从经销商配额升级为终端配额,更贴近市场需求发货;山西汾酒坚定推进渠道执行“汾享礼遇”模式。不过,由于各酒厂对终端掌控能力不同,费用投入政策也存在差异。那些通过数字化等手段实现较好终端掌控的酒企,倾向于在今年增加销售费用投入,以促进终端产品动销,银河证券预计这些酒企将获得更好的动销表现。
最后,银河证券也给出了风险提示。一是高档酒企改变控货策略的风险,二是白酒商务消费需求持续低迷的风险。
本文围绕中国银河证券研报,详细分析了白酒行业在缩量竞争下的现状。高端酒企通过控货和渠道改革稳定价格、降低库存;次高端酒企在需求提升和经营策略调整上展现积极变化;各酒厂加强C端运营以促进终端动销。同时也提醒了行业可能面临的风险。整体呈现出白酒行业在当前复杂环境下的发展态势和应对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