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明确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后,央视新闻记者调查发现中学生吸果味电子烟现象普遍,且能轻易买到,还揭露了微商售卖果味电子烟不询问购买者是否为未成年人以及电商平台存在变相销售的情况,同时阐述了果味电子烟对未成年人健康的危害。
在2022年3月,国家就已经明确禁止销售除烟草口味外的调味电子烟,这一举措旨在规范电子烟市场,减少其对未成年人的吸引力。然而,现实情况却令人担忧。央视新闻记者在上海、广东、湖南等地展开调查时发现,吸果味电子烟的中学生大有人在。只要不穿校服,这些中学生都能轻易买到电子烟,甚至是被禁止销售的调味电子烟。更令人忧心的是,一些中学生从接触果味电子烟开始,慢慢走上了吸普通香烟的道路。
赵女士的女儿向记者透露,在她的朋友中,有一半都背着家长吸果味电子烟。柠檬味、草莓味、西瓜味等各种口味她都尝试过。最多的时候,书包里藏着10多支各种水果口味的电子烟。而她最初接触电子烟,仅仅是因为好奇,“觉得好玩,味道特别香,朋友们都抽,我也好奇。”这种出于好奇的尝试,让许多未成年人陷入了果味电子烟的陷阱。
在调查过程中,记者还发现了一些卖家的隐晦销售手段。一些卖家留下的西瓜、鲜花等表情符号,就是“水果味”的隐晦表达。随机点开一个发送鲜花表情的账号,账号主页上留有微信号码,通过这个微信号码,央视新闻记者添加了对方的微信。随后,这名果味电子烟微商发来了产品介绍,是在售的果味烟弹系列,共有5个品牌,每个品牌有20多种口味可供选择。在交流过程中,这名微商根本没有询问购买者是不是未成年人,完全无视了相关规定。
在电商平台上,卖家们也想出了应对监管的办法。把关键词换成电子烟的关键部件“雾化器”或“电子雾化”之后,平台上瞬间出现了大量卖家。从这些卖家的销售页面上,能看到“烟弹烟杆仓”“水果电子雾化杆”等醒目字样,以及一些电子烟品牌的文字。记者随机选择三个不同的卖家下单,几天后就陆续收到了芒果、菠萝等口味的电子烟产品。
果味电子烟最大的特点就是口味多样,凉爽清香,很多未成年人痴迷于这种味道,根本意识不到其中的尼古丁危害。市面上的果味电子烟,尼古丁含量大都在2%到5%之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胸外科首席专家、中国控烟与健康协会副会长支修益介绍,长时间吸食电子烟,也会对吸烟相关疾病的高危人群产生健康的危害,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电子烟是烟草制品,对健康有害,这是一个不争的科学事实。
在专家看来,未成年人由好奇、迷恋香味开始产生兴趣,接触电子烟,如果成瘾,最终可能通过高尼古丁含量的烟缓解烟瘾。这无疑给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带来了巨大的隐患。
尽管国家出台了相关禁令,但电子烟在监管下仍然暗中流通。不法商家在利益面前,罔顾法律与社会责任,这种行为必须严厉打击!
本文通过央视记者的调查,揭示了在国家禁止销售调味电子烟后,中学生仍能轻易买到果味电子烟的现象,包括线下店铺、微商以及电商平台的变相销售。同时阐述了果味电子烟对未成年人的吸引力及危害,强调了打击不法商家、加强监管以保护未成年人健康的紧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