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布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的通知,涵盖了加快春季招聘、深化“访企拓岗”、挖掘基层就业空间、实施就业能力提升计划等多方面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举措。
3月17日,从教育部传来一则与广大高校毕业生息息相关的消息,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的通知正式发布。此通知犹如一场及时雨,为面临就业压力的毕业生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机遇。
在通知中,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被明确要求加强统筹协调。首先,要尽早安排升学考试,并且推动相关部门尽早开展地方公务员、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招录以及各类职业资格考试。同时,适度扩大招录高校毕业生的规模,这无疑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选择和机会。
在招聘方面,通知着重强调要加快组织春季招聘,提升招聘活动的实效。校园招聘作为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将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各高校会千方百计汇聚岗位资源,主动创造条件邀请用人单位进校招聘。二级院系也将结合学科专业特色以及毕业生的求职就业意愿等情况,积极开展小而精、专而优的中小型专场招聘活动,让招聘更具针对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招聘效果,校园招聘“备会制度”将被积极推广。通过会前动员、会中指导、会后跟踪,以及“一对一”指导、“点对点”推荐等方式,提高企业招聘岗位的熟识度、学生指导服务的精细度和岗位供需匹配的精准度。各地还会加强组织协调,指导并支持行政区域内高校联合举办招聘活动。此外,鼓励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对于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与高校开展的招聘活动给予一定补助。在春季攻坚行动期间,各高校要确保为每名有求职意愿的毕业生提供不少于3条就业岗位信息。
深化高校“访企拓岗”行动也是通知的重要内容。实施高校书记校长“百城千园访企拓岗”行动,积极组织高校开展“访市拓岗”“访县拓岗”“访园拓岗”,主动对接地方产业需求和“两重”“两新”政策落地,从而挖掘更多的就业机会。二级院系要以学科专业点为单位开展走访,特别是新设置专业和上一年度毕业去向落实率低于本校平均水平的专业,要结合毕业生就业需求,有效访企拓岗。并且以岗位利用率考核“访企拓岗”成效,组织学生一起走访,邀请走访单位进校招聘。各地要加强工作统筹,结合本地高校学科专业布局和企业用人需求,积极组织开展集中走访,同时加强工作督促指导,防止形式主义,确保行动取得实效。
在挖掘基层就业空间方面,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协调相关部门,研究推出新的促就业增量政策。鼓励各地按照社区工作者配备标准,加大社区专职工作人员面向高校毕业生的招聘力度。鼓励各地结合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社区服务、司法协理、农技推广等需求,创新实施地方基层服务项目。
此外,还将实施高校助管助教岗位募集计划,鼓励高校结合自身需要开发管理助理、教学助理、学生服务助理等辅助类工作岗位或见习岗位,吸纳更多应届毕业生就业。同时开展“就业政策宣传月”活动,推动各地加力落实扩岗补助、社保补贴、税费减免等促就业支持政策。
为了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还将实施就业能力提升“双千”计划,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就业行动。聚焦人才市场急需,建设一批大学生职业能力培训中心,指导各地高校联合企业开设1000个微专业和1000个职业能力培训课程,帮助学生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就业能力。面向用人单位征集一批“人工智能应用”领域供需对接育人项目,推动校企合作提高学生岗位认知、实习实践和综合素养。充分用好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和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校企合作建设实践基地、实践教学资源,拓展一批学生实习岗位。
本文围绕教育部发布的2025届高校毕业生“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通知展开,详细阐述了在招聘、“访企拓岗”、基层就业、就业能力提升等多个方面的举措,旨在通过一系列政策和行动,帮助高校毕业生解决就业难题,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