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广州站前商圈:派出所民警用行动让世界生意更顺畅,探秘广州站前派出所:为世界客商筑牢安全交易防线

本文聚焦广州市荔湾区站前街的站前派出所,该区域虽面积小,但专业市场众多、流动人口密集,是一个兴旺的时尚经济带。记者探访派出所,了解基层民警如何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营造安全稳定的交易环境,通过具体案例展现民警们处理警情的细致与高效,以及他们所具备的多样实用技能。

在繁华的广州火车站附近,隐匿着一片独具特色的区域。它的面积不大,仅仅占地0.99平方公里,然而,这里却宛如一个商业聚宝盆。放眼望去,25个专业市场星罗棋布,涵盖了鞋业、服装、饰品等丰富多样的品类。每天,超过10万人次的采购商在这里进进出出,其中不乏来自不同国家、不同肤色的外国友人。这里,就是广州市公安局荔湾区分局站前派出所的管辖范围,是一个充满活力、小商品交易格外兴旺的时尚经济带。

当这样一方巴掌大的地方,汇聚了来自全国乃至全球的客商,会碰撞出怎样绚烂的“火花”呢?这盘“世界级”的生意,又究竟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顺畅运转的呢?初春三月,正值商家开工迎客的时节,记者怀着好奇的心情,走进了广州市荔湾区站前街,探访了一间被众多专业市场环绕的派出所,去探寻基层民警们究竟是如何为世界各地的商人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交易环境的。

类似的突发状况,对于黄国光来说,几乎每天都会遇到。他所管辖的站西时尚商圈,那可是商业的黄金地带,汇集了步云天地、西城、天富等专业鞋业市场,以及汇美、万通等老牌服装城,这里活跃着上万家商户。黄国光感慨地说:“几十万人在这里进行交易,治安问题、纠纷自然是少不了的。”他接管这个辖区已经将近4年了,早就习惯了大家在做生意遇到麻烦的时候,第一时间就打电话找警察。

“小警情”也不“小看”

外国人都为他们点赞

这里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买家到站前街进货,不同肤色的外国商人也同样慕名而来。

曾有统计数据显示,站西商圈超过六成的鞋业和鞋材远销东南亚、中东、欧美、俄罗斯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走在站前派出所辖内的街道上,随处都能看到外国人的身影,就连物流店、餐饮店、酒店的招牌都变得“国际化”了。

外国人多,对于站前派出所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民警赵广荣列举道:“我们经常接到找东西的求助,不是这个人的行李箱落在后备箱,就是那个人的背包忘在后座,诸如此类的情况很多。”

3月7日晚,站前派出所接到辖区酒店的报警电话:“有个外国客人手机丢了。”从挂断电话的那一刻起,一场名为“寻找手机”的行动迅速铺开。

在外巡逻的民警陈霄鸿接到指令后,第一时间驱车赶往报警点,然后把报警人带回了派出所。

“Where are you come from?”“What time?”“How?”

仅用几个简单的英文单词,他就掌握了基本情况:两名报警人来自哈萨克斯坦,他们从机场打车到酒店,小伙的手机落在了出租车上,而且联系不上司机。

在派出所里,值班民警王献杰负责追踪手机的下落。他通过小语种翻译软件反复跟小伙确认细节,几时几分到达酒店、下车位置在哪里、出租车颜色是什么等等。王献杰将相关信息同步反馈给指挥室,同事们根据这些特征进行排查。

大约过了10分钟,王献杰找到了疑似对象,可询问后却发现是空欢喜一场——“他们下车的时候,刚好有一辆大货车经过,车牌号被挡住了。”

王献杰并没有气馁,他回到小伙下车的地方,以此为起点,到沿街的商铺,逐一协调老板调取商铺的防盗录像查看。王献杰回忆说,有次群众丢了黄金饰品,他们顺着行进路线一路查找,耗时大半天才找到。

200元戒指被偷,他们锲而不舍

纠纷多、求助多,一间派出所如何应对呢?答案就是一个字:快!究竟有多快呢?从一宗饰品被盗案的侦破过程中就可以窥见一斑。

3月6日晚9时,apM时代国际服装城一家饰品店的老板到派出所报警:“店里丢了一枚戒指。”根据老板的陈述,有个客人到店里付款买东西,趁店员不注意,随行来的朋友偷走了戒指,这枚戒指价值约200元。

根据店主提供的店内防盗监控,民警李国华一遍遍仔细研究,确认嫌疑对象有一个“快速取物”的动作,但那人戴了口罩、帽子,看不清样貌。于是,李国华带着店主通过不同渠道反复排查。最终,派出所筛查出几名可疑对象,李国华逐个去电询问。“下午有没有来过apM?”“有没有在商城买过东西?”“是不是买了东西忘记付钱?”……半个小时过去了,李国华却无功而返,侦查陷入了僵局。

记者手记:小技能,大用处

我们常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行走江湖,技多不压身。这句话,在站前派出所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短短几天的时间里,记者见识了基层民警各式各样的技能。

其一,脱口而出的外语技能。每天接触不同国家的外籍商人,站前派出所的警察基本都会说几句外语,日常交流不在话下。民警陈霄鸿出警时,见到外国当事人,直接就切换到英语频道。上一秒,他还在跟记者用粤语对话。事后,记者问陈霄鸿外语水平咋样,这个年过五旬的大叔笑着回答:“Just so so。”

其二,防迷路的人肉导航技能。黄国光去鞋店处理货款纠纷时,记者恰好在他身边,跟着他走出商场左转右拐,最后钻进一个不起眼的通道,眼前就是电梯口。整个过程中,黄国光没有搜索地图,游刃有余地穿行在鞋子、服装、饰品的间隙里,仿佛自带GPS。他告诉记者,只要报出大楼名字和门牌号,基本都能找到。别看他说得轻松,实际上周边的道路纵横交错,大多是弯弯绕绕的小路,记者一下子就晕了。要是没个三五年的工夫,绝对做不到对这里的道路烂熟于心。

其三,同群众处成家人的亲和技能。跟着民警张升明到陈岗社区走访的路上,他跟记者讲起一件小事。某天深夜接到一位老大爷的电话,张升明以为出了啥大事,一问才知道是家里添丁,想请张升明帮忙给孙子起名。张升明受宠若惊,“我哪有这个本事,只能婉拒。”如果不是把张sir当做家里人,断不能把起名字这个关系一辈子的大事,托付给一位社区民警。

诚然,这些“技能”,算不上高超,但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能派上用场,那就是最好的技能。记者想,这也是他们扎根基层,摸爬滚打练就的“守护之术”。

文章围绕广州市荔湾区站前派出所展开,介绍了其管辖区域商业繁荣、人员流动大的特点。通过外国客人手机丢失、饰品店戒指被盗等具体案例,展现了民警们认真负责、高效处理警情的工作态度。同时,还讲述了民警们具备的外语交流、熟悉周边道路、与群众亲和相处等实用技能,体现了基层民警扎根基层、守护一方平安的奉献精神。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广州站前商圈:派出所民警用行动让世界生意更顺畅,探秘广州站前派出所:为世界客商筑牢安全交易防线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