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富川瑶族自治县:多举措推进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犯罪率大幅下降,富川法学会发力,引领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迈向新高度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法学会统筹多部门力量,针对未成年人不同年龄段特点制定“成长型普法路线图”,推进法治教育精细化,介绍了具体的普法活动、取得的成效以及下一步的计划。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法学会积极行动起来,统筹整合了法院、检察院、公安等多个部门的力量。在这里,法学会充分发挥出“法治枢纽”的重要作用。他们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针对未成年人不同年龄段的特点,精心制定了“成长型普法路线图”。

为了让法治教育更加系统和全面,富川瑶族自治县法学会将法治宣教资源进行了有效整合,形成了“开学第一课”普法矩阵,以此推进法治教育的精细化发展。

在富川高中体育馆内,一场意义非凡的法治授课正在进行。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县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黄忠胜,面对600名佩戴着成人纪念章的高三学生,开启了一场生动的法治之旅。黄忠胜有着丰富的经历,他拥有11年的从教经历,还有21年的从检经验。在授课过程中,他选取了涉帮信罪、名誉权纠纷等真实案例,把原本晦涩难懂的法条变成了贴近生活的“生活指南”,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今年以来,富川瑶族自治县的普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开展靶向普法活动多达105场次,覆盖了全县86所中小学,师生参与人次达到2.2万。更为喜人的是,涉未成年人治安案件数量同比下降了55%,刑事案件数量同比下降了78.57%。

展望未来,富川瑶族自治县法学会有着一系列的规划。他们将组织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等会员成立“未成年人法律实务专家组”。这个专家组每季度会开展校园安全“法治体检”,重点排查欺凌线索、网络诈骗风险等问题。

同时,在普法载体方面进行创新。他们联合多部门在两所中小学试点“沉浸式法治课”,通过改编真实案件开展模拟法庭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警示教育,让法律知识从“纸上条文”变为“身边警示”。

此外,还推动在部分学校试点设立“校园法律服务站”,整合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等力量驻点服务,建立“班主任预警——法律咨询——心理疏导——跟踪回访”处置闭环,推动未成年人保护从“事后处置”转向“前端预防”。

富川瑶族自治县法学会统筹多部门推进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精细化的情况。通过制定“成长型普法路线图”、开展针对性授课等方式取得了显著成效,降低了涉未成年人的案件数量。未来还将通过成立专家组、创新普法载体、设立服务站等举措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和保护,实现从“事后处置”到“前端预防”的转变。本文总结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富川瑶族自治县:多举措推进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犯罪率大幅下降,富川法学会发力,引领未成年人法治教育迈向新高度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