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中国海洋领域首个业务化垂域大模型“瀚海智语”。详细介绍了该模型通过专家评审并正式发布这一重要事件,阐述了其开发背景、相较于通用大语言模型的优势,以及目前的试用情况和未来的发展规划。
记者于3月24日从自然资源部了解到,中国海洋领域首个业务化垂域大模型——“瀚海智语”,日前已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并且正式发布。这一模型的正式亮相,意义非凡,它标志着中国在海洋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征程中,迈出了坚实且重要的一步,也将为海洋行业的智慧化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瀚海智语”的诞生背后,是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携手海洋出版社有限公司、三六零数字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360智脑13B和Deepseek – R1 – 70B大模型为基座,经过精心研发而成。
和通用大语言模型相比,“瀚海智语”有着独特的优势。在海洋领域理论知识、专业术语和行业应用等方面,它的表现更为出色。作为海洋领域首个业务化垂域大模型,它具备高度专业化的人工智能(AI)能力。无论是本领域内容生成、知识问答,还是信息检索、政策分析、科普宣传等任务,它都能够准确且高效地完成。
目前,“瀚海智语”已经在多家海洋业务机构、高校和科研单位开展试用,并且获得了高度评价。展望未来,研究团队有着明确的规划,他们将持续推动大模型技术向自然资源相关领域拓展。在合适的时机,还会推出面向自然资源各行业的以中文内容为特色的专业大模型,进一步推动整个行业的智慧化转型。
本文围绕中国海洋领域首个业务化垂域大模型“瀚海智语”展开,介绍了其发布情况、开发主体、优势、试用效果以及未来规划。“瀚海智语”的发布是中国海洋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成果,将有力推动海洋行业及自然资源相关领域的智慧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