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百万英才汇南粤”:广东求贤若渴,产业发展再添新动力

本文围绕2025年广东“百万英才汇南粤”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展开,阐述了广东实施该行动计划的背景、目的,分析了广东求贤若渴的原因,还探讨了如何发挥企业“磁吸作用”以及营造良好人才生态,以推动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在3月16日这一天,2025年全国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春季专场活动启动仪式,同时也是“百万英才汇南粤”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在广州盛大举行。此次活动意义非凡,它是今年广东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的首场大型招聘活动。现场的热闹景象令人瞩目,省内外超过一千家用人单位齐聚于此,与高校毕业生进行洽谈对接。据统计,此次招聘会共提供了超过5万个岗位,如此丰富的岗位选择,吸引了来自境内外1000多所高校的近12万名学生报名参加。

广东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在人才吸纳方面有着长远的规划和布局。今年,广东以“粤聚英才、粤见未来”为主题,正式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为了吸引百万青年人才来粤就业创业,广东拿出了具有竞争力的薪酬和岗位。广东如此“大手笔”广纳英才,这不仅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投资于人”之举,更是为未来发展积蓄力量的务实之策。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投资于人”这一概念,这一理念一经提出,便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人,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最积极的因素,“投资于人”的实质就是将资金、资源转化为人的发展机会和生活质量的提升。这其中既包括直接的民生支出,也涵盖了打造更好的就业创业环境,从而激发人的发展潜力。当前,全球人才流动正从“成本导向”转向“生态竞争”,对于广东来说,要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创新创业大军,就必须构建“引育用留”全链条人才生态体系,这是充分激发人才资源活力与推动产业持续创新的关键所在。

广东为何求贤若渴

当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悄然重塑全球产业版图。人工智能技术呈现出指数级跃迁的“技术—产业”协同演化态势。对于广东而言,能否建成具有21世纪时代特征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将直接决定其在未来发展和激烈国际竞争中能否赢得战略主动。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国际竞争压力和国内发展挑战。在这样的形势下,广东必须主动求变,积极集聚各类优秀人才,强化自身产业优势,从而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竞争中抢得先机,为应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变化提供坚实的人才与智力支持。

一直以来,广东都秉持着“东西南北中,发展到广东”的理念,始终视人才为珍宝。无论是国际化人才、高层次人才,还是专业技能人才,广东都求贤若渴。广东高度重视人才到广东的第一次、第一站、第一年,全力为人才创造有用武之地。“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对于广东来说,意义重大。一方面,广东以此行动为核心抓手,将人才发展战略嵌入高质量发展全局,其实质是在探索一条以良好人才生态汇集天下英才、筑牢现代化产业高地的新路径。另一方面,这一行动不仅关乎广东经济竞争力的重塑,更承担着为广东高质量发展探索“人才—产业—制度”协同方案的使命。

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的今天,把握新技术机遇、赢得新竞争赛道,发展仍是第一要务,创新仍是第一动力,而人才更是第一资源。作为经济大省,广东需要在全国发展中挑大梁,这对广东的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广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同时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成就人才。通过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广纳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才能全面夯实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人才基座、人才底座。

发挥企业的“磁吸作用”

目前,广东的产业基础十分雄厚,拥有全部31个制造业大类、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1900多万户经营主体、830多万家企业。在这样的产业规模下,广东亟须充分发挥产业、企业对人才的“磁吸作用”,吸纳数量丰富、质量优良、结构合理的优秀人才,为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足够的人才储备。为此,广东要构建“技能重塑+产教融合”双轮驱动机制,以产业链延伸催生人才结构和势能升级。依托“链主企业”的主导作用,吸纳和培养具有高技能、创新能力的优质劳动者,形成高效的人力资源配置模式。

企业在创新和人才需求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企业既是创新的主体,也是人才需求的主渠道。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现代科技产业具有显著的人才依赖特征,优秀人才不仅能为企业自身带来显著经济效益,更可产生强大的产业辐射效应,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广东全产业链优势明显,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和算力等指标居全国前列。目前广东正快速实现“人工智能+千行百业”的产业应用生态,例如业内有名的广东机器人“七剑客”——库卡、优必选、汇川技术、越疆机器人、拓斯达、华数机器人、巨轮智能等。这些现代科技企业的成功,充分体现了高精尖人才集聚产生的创新能级跃迁,验证了顶尖人才团队可激活百亿级产业链的发展范式。

人才集聚对于推动产业整体发展和转型升级起着关键作用。广东作为制造业大省,先进制造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深刻体现了人力资本的溢价效应。以深圳大疆为例,作为全球领先的无人机制造商,大疆在研发、设计、生产等环节的技术创新离不开航空、电子、软件工程等领域的专业技能人才。同样,广汽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亦有赖于大量汽车工程、电池技术、智能网联等领域的专业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在先进制造业中的重要作用,不仅体现在对产业产值和经济效益的直接贡献,更体现在推动技术创新、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层级的深远影响。

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

当前,全球产业链正处于深度重构阶段,新科技也在高速迭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才发展要从被动适应产业发展,转变为积极支撑和主动引领现代产业发展,其核心在于构建具有前瞻性的人才发展体系,打造聚才创业的人才生态。当传统人才竞争陷入政策优惠“逐底竞赛”时,广东应率先通过发挥政策集成效应,向制度型开放的人才发展战略升维。

一是要下好“一盘棋”,充分发挥人才政策的集成效应。要克服人才政策碎片化现象,统筹考虑“人口—人力资源—人才”政策。打破地区与行业政策壁垒,将人口政策、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和人才吸引政策有机结合,促进人才政策从“各自为战”走向“协同作战”,发挥人才政策的集成协同效应。

二是建立以人才激励为核心的人才政策体系,把人才税收优惠政策作为关键抓手。例如,可以推广“湾区之心·税动力十六条”,在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适当将相关政策推广到各类优秀人才,进而形成优质人才生态“磁场”,激发人才“虹吸效应”。

三是实现人才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与金融政策的深度融合,构建协同高效的人才生态环境。在制定实施人才发展计划过程中,要关注政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组群效应,打出人才、产业、科技、金融的政策“组合拳”,促进人才生态良性运行,助推加快建设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本文围绕2025年广东“百万英才汇南粤”春季大型综合招聘会,介绍了活动规模和意义,剖析了广东求贤若渴的原因,即应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提升经济竞争力。同时提出发挥企业“磁吸作用”吸纳人才,以及通过发挥政策集成效应、建立人才激励体系、融合多政策构建良好人才生态,为广东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人才保障。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百万英才汇南粤”:广东求贤若渴,产业发展再添新动力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