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由12家进博会参展外商组成的代表团实地考察湖北荆州农业企业的情况。考察过程中,外商看到了荆州农业现代化的成果,包括农产品物流交易与加工中心的建设、科技赋能的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以及企业积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等方面,展现了荆州农业的发展潜力和走向世界的决心。
3月18日,湖北荆州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由12家进博会参展外商组成的代表团,踏上了这片充满农业魅力的土地,对当地的农业企业展开了实地考察。
从标准化的车间到智慧物流枢纽,荆州呈现出的农业现代化图景让客商们频频停下脚步,他们不禁发出赞叹:“这里的产业基础扎实,合作潜力巨大。”
客商们仔细询问产品价格。(张蕊涵摄)
筑巢引凤:打造千亿级农产品物流交易与加工中心
在荆州高新区的工地上,塔吊高高耸立,货车往来穿梭,构成了一幅独特的风景。联投·增益产业园内,数台大型机械正轰鸣作业;中国供销·荆州智慧冷链产业园门口,运输货车川流不息。在总投资35亿元的两湖绿谷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规划沙盘前,客商们认真地询问着投产时间表。
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正经历着“二次创业”的战略升级。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说:“我们以‘一心三片’的空间格局推进建设,目标是打造千亿级国家级农产品物流交易与加工中心。”围绕这一目标,荆州高新区重点打造了农产品交易批发、冷链物流、现代食品加工、研发和跨境电商4大片区,每个片区都有重大项目带动发展。
在农产品批发交易片区,已经建成了两湖淡水产品批发市场、两湖农资农机市场、锦欣水产批发市场、栗满多全国连锁供应链总部基地等4家专业市场,还有4家专业市场正在建设中。全部建成后,预计年交易量将达到1600万吨,交易额可达1000亿元。下一步,这里将重点引进现代食品加工企业,打造现代食品产业集群。
在联投·增益楚菜食品加工产业园,外商代表团对楚菜标准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这个投资10亿元的产业园,计划在保留楚菜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实现标准化生产。园区负责人表示:“工业化不是要取代传统,而是要让荆楚味道走得更远。”依托于“进博会进湖北”系列活动,公司已与鑫荣懋智利公司签约,希望借此契机嵌入全球供应链网络,获取更多上下游资源,让千年楚菜走出国门。
链式跃升:科技赋能现代农业转型升级
走进华贵食品莲藕加工车间,客商们隔着玻璃,专注地观察着超声波清洗线的运作。振动波在槽内形成密集的气泡,水嫩雪白的莲藕经过清洗后,自动进入传输带。总经理杨福元自豪地说:“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华贵集团开发的莲藕菜、莲饮品、莲零食三大系列产品已出口美日韩等国家。”据悉,目前洪湖已培育了135家莲藕企业,年加工量达20万吨,洪湖莲子、藕带、莲藕、荷叶茶四大产品获评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在江陵县湖北龙生食品,剁椒鱼头、串烤鱼排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引得客商们争相品尝。这家2020年成立的企业,依托母公司全球前三的鱼加工技术,成功实现了淡水鱼糜自主出口。其核心产品凭借低胆固醇、高白度的特性,畅销30余国。作为国内唯一实现淡水鱼糜自主出口的企业,其标准化生产车间内,自动化设备正将“荆州制造”推向全球水产加工市场。
洪湖安井食品的监控墙上,生产线的每个环节都实时呈现。投资10亿元建设的预制菜基地,已开通了鱼籽福袋、蟹棒、荷香糯米鸡等单品生产线,小龙虾预制菜车间也即将投产。作为国内速冻食品业的龙头,安井集团在此布局,彰显了其战略眼光。自2024年7月入规至今,企业工业产值已突破9300万元。
破界出海: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在小胡鸭展馆内,鸭脖鸭掌的香辣滋味引发了阵阵赞叹;栗满多的货架上,冻干秋葵的自然翠绿与蜜汁猪肉脯的琥珀光泽交相辉映。企业负责人与客商交换名片的清脆声响,混合着包装袋的细碎摩擦,奏响了合作的序曲。
“希望下次进博会能看到你们,好产品应该走向世界。”新虹桥国际总经理李聪在考察两湖绿谷时提出了建议。这家深度参与进博会的企业,是中国农业国际化的见证者与推动者。自2018年首届进博会以来,受益于进博会的“溢出效应”,新虹桥国际通过设立多地子公司、与世界500强企业合资成立“中进国行商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等举措,构建起了覆盖进口食品及农副产品、消费品、旅游文化等领域的贸易网络。如今,依托于“进博会进湖北”系列活动,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湖北荆州。
从超声波清洗的莲藕到液氮锁鲜的小龙虾,从楚菜风味数据库到预制菜HACCP体系,科技创新贯穿了全产业链。对于湖北农业的未来,李聪指出了关键路径:“湖北农产品要打开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必须对标欧盟等国际标准,严把质量关。当‘鱼米之乡’的物产与国际标准深度接轨,才能真正成为联通世界的‘国际厨房’。”
当长江经济带的农耕文明遇上全球产业链重构,荆州用工业化思维破解了千年农产品的出海密码。洪湖莲藕的跨境电商之旅、楚菜配方的数字化探索……每一步都印证着“九省通衢”的开放基因。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这场始于田间的品质革命,正沿着科技创新与标准接轨的轨道稳步推进。当国际标准成为丈量发展的尺度,当质量管控化作叩击市场的鼓点,这座农业大市正以“国际厨房”的定位,在标准化与荆楚特色之间找到平衡点。在进博会这座金色桥梁上,鱼米之乡的袅袅炊烟,正升腾为世界餐桌的袅袅乡愁。
本文通过进博会参展外商考察荆州农业企业这一事件,展现了荆州农业在物流交易与加工、科技赋能转型升级以及破界出海构建双循环格局等方面的发展成果和潜力。荆州正积极借助科技创新和国际标准接轨,推动农产品走向世界,以“国际厨房”的定位在农业发展中寻求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