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热潮,围绕图灵奖得主姚期智在2025国际基础科学大会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探讨了当前AI发展需要进行的冷思考,包括对AI进行更多理论研究以及关注其在关键应用中的安全风险等内容。
今年,中国人工智能(AI)领域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小高峰。像DeepSeek大模型、全球首款通用Agent Manus,还有那身怀“十八般武艺”的人形机器人,都逐渐走进了更多普通人的视野和日常生活。值得一提的是,“具身智能”更是首次被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在当下AI蓬勃发展的热潮中,我们不得不进行一些冷思考。
图灵奖得主、2024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得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期智近日表达了他的观点。他认为,未来人们需要对AI开展更多的理论研究,同时要密切关注AI在关键应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2025年3月21日,姚期智出席了一场发布会,在会上揭晓了2025年度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名单。(卞正锋 摄)
据东西问客户端报道,就在3月21日于清华大学举办的2025国际基础科学大会(ICBS2025)新闻发布会上,姚期智指出,目前AI领域的前沿研究更类似于实验科学。虽然人们在这方面取得了众多成就,掌握了大量的数据,但对于其根源却仍然知之甚少。所以,我们有必要更加深入地去了解AI的原理和基准,以便更好地控制AI,并对算法进行优化。
当天,2025国际基础科学大会(ICBS 2025)新闻发布会在清华大学顺利举行。ICBS主席丘成桐、姚期智、菲尔兹奖得主考切尔·比尔卡尔(Caucher Birkar)、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贻芳等知名学者一同公布了2025年度基础科学终身成就奖及前沿科学奖获奖名单。(卞正锋 摄)
在AI的发展进程中,姚期智着重强调了关注AI安全的重要性。例如,AI幻觉可能会给其在关键领域的应用带来难以承受的风险。因此,弄清楚这种不安全现象出现的原因是至关重要的。很多人觉得,AI发展和保障AI安全性之间存在矛盾,最终不得不做出取舍或寻求平衡。然而,姚期智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这两者实际上是可以统一起来的。
姚期智表示:“如果你能够设计出最安全的AI技术,那么就能够赢得市场。所以,确保AI的安全性,不仅可以在未来防止AI被滥用,还能保障商业上的发展和成功。更重要的是,解决这一问题也会推动基础科学的发展。”
当谈到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主力军大多是“90后”“95后”,甚至是“00后”时,姚期智解释道,尽管AI这门科学和计算机科学几乎诞生于同一时代,已经有七八十年的历史了,但大模型的出现为AI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从技术层面来讲,AI不像数学、物理研究那样需要大量复杂的基础知识,相对来说更容易上手。所以很多年轻人在大学本科阶段就能够接触到AI领域的前沿。“DeepSeek团队100多位了不起的年轻人所做的工作就非常令人兴奋,他们让AI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占据了非常有利的地位。”
本文围绕中国AI发展热潮,介绍了姚期智在2025国际基础科学大会新闻发布会上的观点。他强调要对AI进行更多理论研究,深入了解其原理和基准,同时关注AI安全,认为发展与安全可统一,还解释了年轻人成为AI主力军的原因,肯定了年轻团队对中国AI发展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