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AWE 2025:AI在家电消费电子领域的突围之路 AI席卷AWE,理想与现实能否接轨?

本文聚焦于今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详细介绍了AI在展会中的广泛应用,包括各类智能产品的展示,同时也指出了消费者端对AI功能感知不足,AI家电智能硬件大规模落地尚需时间,最后提及厂商的积极尝试及市场的观望态度。

在当下的AI时代,设备的智能化已然成为今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上一个无法绕开的关键话题。

作为国内家电和消费电子领域极具影响力的大型展会之一,今年的AWE吸引了上千家厂商参展。其中有华为、三星、索尼、LG、TCL、海信、海尔、格力等消费电子和家电行业的巨头企业,也有追觅、石头科技、老板电器等不同领域的龙头厂商,甚至还包括淘宝、京东、抖音、小红书等互联网大厂。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行业巨头还是新兴企业,无论是传统的家用电器还是新潮的可穿戴设备,几乎所有参展企业都呈现出一个共同的特性——AI。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执行理事长姜风在AWE高峰论坛上表示:“今年以来,DeepSeek等中国大模型惊艳世界,为人工智能在各行业加速落地应用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也为家电智能化水平的跃迁提供了关键技术突破路径。人工智能将赋予家电产品感知、思考与决策能力,使其从‘功能性’向‘个性化服务’转变,真正成为用户的‘智能生活助手’。”

AI旋风席卷一切

在AWE总计14万平方米的展馆里,各种智能产品琳琅满目。有能主动提醒食材保质期并推送健康食谱的智能冰箱;有装上机械臂能够使用工具的扫地机器人;有能智能减鼾辅助睡眠的AI床垫;有能拍照对话的AI眼镜;还有自动识别左右耳的智能耳机等。智能家居、智能硬件的发展趋势似乎已经势不可挡。

海尔在AWE前夕发布了“AI之眼”,旨在让智能家电在具备对话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进化出视觉识别能力,从而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以冰箱为例,拥有“AI之眼”的海尔冰箱,能够精准感知冰箱内每种食材的存储情况,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饮食搭配方案,有效减少食物浪费。

追觅科技推出了一款带有仿生多关节机械手的扫地机器人。该公司希望借此解决传统扫地机器人长期受限于平面清洁场景,对复杂家居环境中的物品整理、立体清洁等需求无能为力的难题。

此外,AWE上还有众多智能硬件产品亮相。例如TCL旗下的雷鸟创新,带来了包括V3 AI眼镜在内的多款产品。其中,雷鸟V3搭载了与阿里通义合作的多模态大模型和第一代骁龙AR1芯片,可以实现对话、拍照、听音乐等功能,用户拍下的照片和视频可连接手机后查看。

雷鸟创新还在现场展示了目前仍未发售的X3 Pro AR眼镜。据工作人员介绍,受限于成本和技术问题,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的AR眼镜只能显示绿色一种颜色,而X3 Pro是目前全球最小可量产的双目全彩AR眼镜,该产品预计将于今年二季度发售。

除了AI眼镜、智能耳机,AWE上还展出了大量AI陪伴机器人、AI玩具等产品。比如TCL带来了针对儿童研发的分体式AI陪伴机器人TCL AI Me,在提供情感陪伴的同时帮助儿童操控家中智能设备;云天励飞也展出了旗下首款AI拍学机,该产品可通过内置的大模型帮助幼儿认知周边的事物,并实时生成知识科普、趣味故事等内容。

实时互动云服务商声网在AWE上推出了对话式AI开发套件。据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套件最低仅需50元,就可以帮助开发者打造能够实时语音交互的智能硬件产品。

AI家电、智能硬件的爆发,离不开技术的进步。云天励飞副总裁郑文先向记者指出,年初爆火的DeepSeek展示了大模型在轻量化压缩处理之后,能够在大幅降低成本的同时保持极高的性能,这让市场看到了大模型在边缘端大规模落地推广的可能。郑文先表示:“从这个角度来看,我相信2025年有望成为AI智能硬件的爆发元年。”

理想与现实存在落差

然而,与参展商的热情期许不同,在消费者端,很多用户难以感知到AI功能究竟能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改变,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明显的落差。多位现场观展用户向记者表示,大部分产品的AI功能显得有些鸡肋,甚至有些产品像是为了智能化而智能化。

张倩(化名)回忆自己的观展过程时说,不少AI家电产品只是给传统产品增加了语音交互的功能,即便接入DeepSeek,也只是让这些产品理解稍微复杂一点的指令,无法带来使用体验的显著提升。她还表示:“工作人员介绍这些AI家电产品的亮点就是可以和它们聊天,但我真的不需要和家里的冰箱、空调聊天。”

甚至连品牌自己的工作人员,也有人对其产品存有疑虑。在他们看来,现在不少品牌仍然没有想好如何将AI落实到具体的应用场景中,上车只是为了不掉队,或者说在宣传页上增加一个新的营销点。

在AWE上,有AI床垫厂商宣称旗下产品能够借助AI实现睡眠呼吸暂停、心律失常、精神压力的当日筛查,以此帮助用户减少打鼾情况,缓解失眠问题,其售价从10000元到30000元不等。但当记者问及产品具体情况时,现场工作人员坦言,抛开销售不谈,这类产品的实际作用相对有限,仅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缓解。该工作人员称:“睡不睡的着很多时候还是跟个人状态关系比较大,而打鼾问题还是去看医生更有效果,AI能做到的意义不大,更像是一个吸引顾客前来体验产品的噱头。”

市场普遍认为,AI家电智能硬件还未找到真正具有代表性的高频应用场景,“新物种”的大规模落地应用尚需时间。

不过,一众厂商仍在积极作出各种尝试。与往年相比,AWE 2025的一大变化在于AI技术的深度渗透和生态的全面融合。例如华为宣布将旗下全屋智能升级为鸿蒙智家,试图通过海量鸿蒙生态产品之间的协同,将手机、智能车、全屋智能等终端设备全部连接在一起,为用户带来更沉浸式的体验。

松下也发布了“松下住空间家电”战略,想要以此实现从单品智能到全屋智慧生态的跨越;海尔也在尝试通过“AI之眼”强化不同家电产品之间的联动,以此实现水沸关火、智能洗衣等更为便捷的功能。

但这些新的尝试能否真正打动消费者,加速AI在家电、消费电子领域的大规模落地应用,仍待市场观察。

本文围绕今年AWE展会,展现了AI在展会中的全面渗透,各类智能产品纷纷亮相,技术进步为AI硬件发展带来可能,但消费者对AI功能感知不佳,AI家电智能硬件缺乏高频应用场景。厂商虽积极尝试新战略,但最终效果仍需市场检验。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AWE 2025:AI在家电消费电子领域的突围之路 AI席卷AWE,理想与现实能否接轨?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