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德国当地时间21日联邦参议院通过的涉及数千亿欧元的财政草案,介绍了方案内容、联盟党和社民党的承诺,同时深入探讨了该草案中国防预算调整引发的争议,以及分析人士对德国承担更多债务和财政压力、最终可能让美国受益的担忧,最后提及草案后续生效情况和舆论的疑问。
当地时间21日,德国联邦参议院有了一个重大举动,正式通过了由联盟党和社民党联合提出的财政草案。这个草案可不简单,涉及金额高达数千亿欧元。此方案允许进行5000亿欧元的额外债务融资,其目的在于放宽政府债务上限,进而为基础设施建设、气候保护、国防开支等诸多重要领域提供资金支持。不过,摆在眼前的一个疑问是,新一届联邦政府真的能够兑现其改革承诺吗?
总台记者阮佳闻带来了相关情况。面对这史无前例的数千亿欧元财政计划,即将组成新一届联邦政府的联盟党和社民党做出承诺,要把资金投入到公共交通、可再生能源、数字化转型等领域,期望以此来促进德国经济增长。然而,该方案中关于国防预算的调整却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德国智库专家贝恩德·艾因迈尔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指出:“现在我们看到的是政府把资金投入到了破坏性用途上,投到了武器上。我们都清楚,这些武器系统,绝对不会促进欧洲的繁荣。我们没有投资建设性的项目,而是投资只会带来破坏,死亡和痛苦的东西。”
一些分析人士对此感到担忧。他们认为,德国在此次财政改革中承担了更多的债务和财政压力。尽管联盟党和社民党一直强调财政方案旨在“推动经济”,但最终的受益者可能并非德国民众,而是远在大西洋另一边的美国。自俄乌冲突加剧以来,美国军工复合体的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而德国等欧洲国家则被推到了前线,不得不为此买单。
贝恩德·艾因迈尔进一步强调:“大量的武器采购流向了美国,这无疑会刺激美国的经济增长。但对我们来说,这毫无帮助,只会加深我们对美国的依赖,我对此情况持非常批判态度。我们在花钱,花的是我们根本没有的钱,而这些债务,最终将由我们的下一代来偿还,利息负担将会极其沉重,每年高达500亿欧元。”
接下来,财政方案还需要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签署后才能正式生效。即便方案顺利生效,围绕财政透明度、军事预算增长、债务偿还机制等问题的争议也并未结束。
总台记者阮佳闻表示,德国舆论对这项财政改革的长期影响仍充满疑问。大家都在思考,新一届联邦政府能否真正兑现其基建承诺?还是这只是短期的政治策略?后续我们将持续关注其走向。
本文围绕德国通过的数千亿欧元财政草案展开,介绍了草案内容和联盟党、社民党的承诺,着重阐述了国防预算调整引发的争议以及分析人士对美国获利的担忧,最后提及草案生效情况和舆论疑问,反映出德国财政改革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