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聚焦北京未来产业:多领域突破,2025年加速前行

本文围绕“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2025年北京市未来产业发展专场展开,介绍了北京市未来产业的发展现状,包括政策措施、创新平台建设、资本支持等方面,还阐述了2025年在多个领域的工作要点和发展规划。

3月21日,一场意义非凡的“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2025年北京市未来产业发展专场盛大举办。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诸多令人振奋的消息,其中2025年,北京市将以高规格、高标准建设北京6G实验室,并且会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和应急通信等重要领域率先推动6G关键技术的实际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有8只新设的市级政府投资基金,正大力支持着84个未来产业项目。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顾瑾栩表示:“未来产业是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变迁中最活跃的力量。”早在2023年9月,北京市就发布了《北京市促进未来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北京市未来产业发展态势逐渐清晰,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目前,北京市在未来产业发展上已经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在政策方面,已在6G、脑机接口、新型储能等15个领域推出了38项精准政策措施,编织起了一个立体协同的政策矩阵,为未来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在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在17个领域创建了31个创新平台。2024年以来,新增了北京氢能通用航空创新研究院,在氢能、合成生物等领域布局重大平台,推动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升级为部市共建,围绕人工智能、光电子等领域建设了10家未来产业育新基地。在资本支持方面,打造了产业全周期资本体系,截至2025年3月中旬,8只新设市级政府投资基金支持的84个未来产业项目,占已出资项目的56%。

据顾瑾栩介绍,北京市未来产业在多个领域已经实现了突破性进展。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自主研发的“天工”,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连续攀登大高差阶梯的人形机器人;全球首个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在京发布;我国首款干细胞治疗药品艾米迈托赛注射液获批上市;北京量子院团队创造了百公里量子直接通信速率世界纪录。同时,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测试里程突破5000万公里大关,3735辆氢能车辆逐步构建起绿色运输动脉。

展望2025年,北京市将围绕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等六大领域实施110项工作要点。

在未来信息领域,将推进人工智能原始创新策源地建设,推动在多模态、具身智能、世界模型等领域取得创新突破,开展类脑计算、光电计算等颠覆性技术路线布局。推动人工智能在多个场景应用,赋能新型工业化。推进国家人工智能先导区建设,打造海淀人工智能先进制造业集群。同时,高标准建设北京6G实验室,率先推动6G关键技术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和应急通信等领域应用,还将高水平举办全球6G发展大会。

在未来健康领域,推动细胞与基因治疗不同赛道技术攻关和临床验证,加速推动CAR – T药物、干细胞药物等新产品上市。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将加速推动脑机接口产品创制和场景应用,推动侵入式和非侵入式脑机接口创新成果的临床研究,建设脑电数据开源平台,为行业提供高质量数据集,加快创新产品在疾病治疗、智慧生活等领域示范应用。

在未来能源领域,打造氢能领域重大示范应用,持续推动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高标准建设氢能产业创新中心,优化加氢站建设布局,完成10座加氢站建设工作,做好新增13座加氢站规划选址。

2025年北京市未来产业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的相关内容。北京市未来产业发展态势良好,在政策、创新平台和资本等方面都有积极举措,多个领域已取得突破。2025年将围绕六大领域实施多项工作要点,在未来信息、健康、能源等领域有明确的发展规划和目标,展现出北京市推动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聚焦北京未来产业:多领域突破,2025年加速前行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