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召开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座谈会,分析当前乳业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并针对行业困境提出了四大核心建议,以帮助乳制品行业缓解压力、实现更好发展。
据“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消息,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一场行业经济运行分析座谈会。此次会议规格颇高,吸引了18家行业骨干企业以及地方代表性企业参与。在会议中,各方深入探讨了当前乳业所面临的重重困难与挑战,经过一番热烈讨论,就提振消费信心、调整产品结构、稳定奶源基础、完善法规标准、扩大乳品出口等一系列能够缓解行业困境的措施达成了共识。
2024年对于中国乳制品行业而言,无疑是充满压力的一年。从企业汇报的数据来看,行业形势极为严峻。具体数据显示,2024年牛奶产量与往年相比下降了2.8%,规模牧场的奶牛存栏数量更是减少了20万 – 30万头。乳制品生产企业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应对原料乳过剩的问题,企业只能大量生产工业乳粉,这直接导致库存激增。目前的情况不容乐观,每销售一吨乳粉企业就要亏损1万 – 2万元。而且库存的乳粉存在质量规格不统一、竞争力弱的问题,其出口范围仍然局限在中国港澳及东南亚地区。除此之外,国内产品结构也存在不合理之处,液态乳占比过重,深加工比例不足,这使得产品在市场上的适应性受到极大限制。
针对行业目前面临的困境,会议提出了四大核心建议。首先是扩大消费市场,一方面开发低价产品,增加无乳糖、低GI等多样化的品类,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强化营养宣传,让消费者更加了解乳制品的营养价值,从而激发消费潜力。同时,充分利用国产原料乳的价格优势,推动干酪、稀奶油等产品在餐饮领域的应用,拓展产品的消费场景。
其次是稳定上游产能,呼吁生产企业继续给予养殖企业支持,避免产能出现骤降的情况。并且设立专项低息贷款,对于资金困难的企业提供展期、缓息等政策支持,帮助企业度过难关。
再者是完善调控机制,深入研究乳业周期波动的应对策略,例如建立标准化乳粉储备制度、完善过期乳粉处理机制等,以此减轻企业的库存负担。
最后是推动法规创新,加快解决深加工法规标准方面存在的瓶颈问题,明确脱盐乳清液、乳铁蛋白、乳糖等原料的使用规范,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
本文围绕中国乳制品行业在2024年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展开,包括产量下降、库存积压、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通过行业座谈会,提出了扩大消费市场、稳定上游产能、完善调控机制和推动法规创新四大核心建议,旨在帮助行业缓解压力,实现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