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广西税务发力,为桂企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广西“新春第一会”后,税务助力桂企破浪前行

本文聚焦广西“新春第一会”后,广西税务部门积极响应,紧扣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三大关键领域精准施策,通过落实税惠政策、优化纳税服务等方式,助力桂企在新征程上蓬勃发展。

正所谓“起跑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在2025年,广西召开的“新春第一会”犹如一座明亮的灯塔,为全年的经济发展精准锚定了方向,同时注入了澎湃不息的动力。广西税务部门在这场经济发展的浪潮中迅速行动起来,他们敏锐地捕捉到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这三大关键领域,精准施策,如同为桂企插上了有力的翅膀,助力桂企在新的征程上乘风破浪,奋勇前行。

税惠赋能,点燃创新引擎

“新春第一会”着重强调了创新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占据着核心地位。高新技术企业与科技型中小企业作为创新的主力军,无疑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关键力量。广西税务部门积极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全面推进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等一系列税惠政策的落地实施,为企业的创新发展筑牢了坚实的根基。

广西永安华夏新材料有限公司堪称企业创新发展的典范。在短短5年的时间里,它从一家普通企业成功蜕变成为“瞪羚企业”。自2023年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优惠政策为其减免了340多万元的税款。这笔资金如同及时雨,助力企业在新型功能性涂料领域实现了行业领先,成为了税惠政策助力创新发展的生动写照。

广西贵港市嘉龙海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借助税收大数据的力量,精准匹配到了合适的供应商,并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达成了长期合作。公司财务负责人黄俭深有感触地说:“在企业创新求变的道路上,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同样重要。”2024年,企业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节省下来的近900万元投入到光伏逆变器项目研究中。这笔资金不仅充实了研发资金,还拓展了供应链,让企业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稳步迈进。

传统产业也在税惠政策的激励下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有着四十多年历史的柳州市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近三年将2260万元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资金用于产品研发升级。这一举措使得科技成果转化周期缩短了30%,坚定地朝着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民族日化品牌的目标大步前行。公司财务总监自信满满地表示:“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让我们更有信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族日化品牌。”

广西华虹丝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也加大了研发投入的力度。旗下子公司凭借专利技术成功开发出新型真丝宽幅家纺面料,顺利开拓了高端市场。去年,政策减免的206万元研发费用助力华虹丝绸炼白印染项目落地,填补了广西茧丝绸炼染生产的空白,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公司负责人周鸿飞表示:“去年集团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206万元,有力地推动了技术优化与扩产增效。”

税力护航,向海经济崛起

广西“新春第一会”明确了向海经济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广西拥有得天独厚的沿海优势,向海而兴、向海图强成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广西税务部门紧紧围绕这一战略目标,在优化纳税服务、简化办税流程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务实有效的举措,为沿海港口物流企业、海洋产业企业保驾护航。

南宁港隆安港区宝塔作业区码头呈现出一片繁忙的景象。隆安县和泰港口服务有限公司在税务部门的精心辅导下,近两年来享受各类税费减免10万余元。在这笔资金的支持下,港区货物吞吐量稳步增长,为周边地区提供了高效的运输服务,增强了对外水路运输能力。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在税务部门的悉心辅导下,近两年来,公司享受各类税费减免10万余元。港区2024年已完成货物吞吐量19万吨,今年以来已完成货物吞吐量7万吨,货物吞吐量稳步增长。”

广西沿海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重要参与者,承担着繁重的货物运输任务。公司财务部主任李祖贵表示:“目前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图定运行线路达21条,服务范围覆盖我国18个省区市的73个城市、156个铁路站点,货物通达全球125个国家和地区的542个港口。近两年来,公司享受西部大开发等税收优惠政策累计减免税款8771万元。”南宁市西乡塘区税务局通过优化涉税服务,助力公司2024年开行海铁联运班列70.2万标箱,同比增长8.8%。

北部湾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是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与传统人工码头相比,其作业效率提高了约30%,操作人员减少了90%。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盛港码头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吕春贵介绍:“从码头立项、开工、建设到投入运行,自贸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税务局全程关注码头发展,利用税收大数据分析情况,派‘首席服务专员’解读优惠政策。2024年,公司享受增值税加计抵减等各类税费红利460余万元,这为我们加大核心技术研发力度提供了有力支持。”

税路畅达,拓展开放格局

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外贸企业、跨境电商企业等外向型经济主体,成为了连接国内外市场的重要桥梁。广西税务部门立足服务国家开放发展大局,依托“税路通·八桂行”这一特色服务品牌,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筑牢了坚实的保障。

在广西金海盈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忙碌而有序地工作着,产品贴上溯源码后发往全球各地。总经理周明娟表示,企业不再仅仅依靠罗非鱼片出口,已经新增了叉尾鮰鱼、金鲳鱼等品类,深受国外客户的欢迎。北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税务局依托“税路通·八桂行”服务品牌,建立了“部门联动、限时办结”退税机制,实现了当日退税,还搭建了税企直联通道及时解决退税问题。财务负责人朱耀华表示:“2024年收到1000多万退税款,流程简便、到账快,税路通服务推动企业在国际市场稳步发展。”

岑溪市宏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柬埔寨设立子公司开展大米进出口贸易。梧州市税务局跨境税收服务团队主动上门,为企业送上海外税收案例库、国别(地区)投资税收指南和“走出去”税收政策指引,并安排专人提供全周期个性化服务。企业负责人陈佩伫表示:“税务部门的辅导很及时、专业,我们公司的大米质量优、品相好,我会努力让更多国家和地区都能尝到我们的大米。”

广西凤山县鑫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当地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是碳酸钙产业的佼佼者。凤山县税务部门聚焦企业开放发展需求,联合工信部门推出研发项目事前鉴定服务。公司负责人张西碧表示:“2024年对RCEP其他成员国出口金额达666万元,同比增长18.78%。”近年来,税务部门深化“税务 + N”多部门协作机制,打出“政策 + 服务 + 监管”的组合拳,公司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减税309万元,形成了“研发 – 减税 – 再投入”的良性循环,进一步拓展了国际市场。

广西税务部门以“新春第一会”为指引,在税惠领航、税力护航、税路通畅等方面持续发力,为桂企逐浪新征程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未来,广西税务将继续秉持“为企业服务”的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优化营商环境,为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税务力量,让八桂大地在新的一年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书写更加辉煌的发展篇章。

本文详细介绍了广西“新春第一会”后,税务部门围绕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三大领域采取的一系列举措。通过落实税惠政策,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推动向海经济崛起、拓展开放格局,为桂企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未来,广西税务将持续优化服务,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广西税务发力,为桂企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广西“新春第一会”后,税务助力桂企破浪前行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