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工作展开,介绍了过去一年上海在招商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在招商服务机制改革、企业服务提质增效和打造产业创新生态等方面采取的举措,还提及了全球投资促进大会的情况。
加强招商引资、扩大有效投资,如同源头活水,对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上海,这座深度链接全球的国际大都市,一直以来都是全球企业投资的宝地、产业创新的高地、青年创业的福地。众多优秀企业扎根于此,以上海为基点,链接全国市场,辐射全球范围。
在3月20日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市投促办主任张英透露了过去一年上海招商引资的亮眼成绩。全市落地亿元以上项目多达1925个,总投资超过1.1万亿元。其中,亿元以上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重大优质项目占比达到40%。工业投资规模更是创下历史新高,首次突破2000亿元,同比增长11.1%。这些成果为上海经济的回升向好、进中提质作出了积极贡献。
为了进一步提升招商工作的成效,上海着力推动招商服务机制改革。张英介绍,上海优化完善了招商服务机制,构建了“1 + 6 + 20 + X”招商服务工作体系。同时,还发布了《关于优化投资促进机制 加强招商和服务一体化推进的实施方案》以及《关于促进本市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此外,创新采用了重点产业链招商、产业生态招商、应用场景招商、会展招商等新模式,形成了一股抓招商、优服务、促发展的新合力。
上海还建立了招商服务“总入口”和“总平台”,成立了市招商服务协同办公中心以及各区招商服务一体化平台。通过建立跨部门集中办公机制,对招商引资、企业服务中的复杂疑难问题进行联合会商、分级协调,大大提升了企业的感受度。
在加快企业服务提质增效方面,张英介绍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实施重点企业“服务包”2.0版,聚焦企业关心的载体空间、规划布局、金融支持、人才服务等需求,优化企业服务专员机制,提高对企业诉求的快速响应和问题解决能力。累计解决企业诉求超过1.5万件,办结率高达99.8%。
另一方面,加快构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形成了从创新型、专精特新、专精特新“小巨人”到单项冠军的企业梯队。目前,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有1.2万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900家,位居全国城市首位。上海正加快构建“3公里中小企业服务圈”,针对新兴领域、未来产业的“高估值”“种子型”中小企业,建立独角兽、瞪羚企业潜力库,分级分类精准施策。同时,推动更多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助力各类高成长企业向“新”而行、向“专”发展、向“特”发力、向“高”成长。
在打造产业一流创新生态方面,上海建立了重点项目服务保障体系。市经信、金融、商务、科技、文旅、国资6个重点部门全面深化各领域招商服务工作方案,将企业的“需求清单”转化为“工作清单”。去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超100个,70余个亿元以上项目竣工,60余个亿元以上项目投产。“X个部门”为招商项目复杂疑难问题提供高效审批服务。市区协同统筹做好招商服务,各区围绕主导产业、细分赛道,加强特色产业项目导入。
张英表示,今年是上海连续第五年举办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五年来,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上海立足自身优势,与全球投资者共享发展机遇、共商合作大计、共创美好未来。截至目前,已有580多个重大产业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超过1.1万亿元。一大批顶尖企业家、创新团队和青年才俊纷纷来沪发展,这充分体现了全球企业、资本和人才对上海的持续看好、坚定选择和深耕决心。
本文介绍了上海在招商引资和企业服务方面的情况,过去一年上海招商成果丰硕,通过推动招商服务机制改革、加快企业服务提质增效、打造产业一流创新生态等举措,不断优化投资环境。连续五年举办的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也吸引了众多项目和人才,展现出上海在全球投资领域的强大吸引力和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