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陈女士在出租屋洗澡后推开浴室钢化玻璃门时,玻璃门突然爆炸致其右手肌腱断裂、身上多处受伤缝针的事件。接着分析了玻璃门爆炸的原因,如玻璃质量、使用撞击、安装不当等,还给出了预防浴室玻璃门“自爆”伤人的方法,最后介绍了不小心被玻璃割伤的处理办法以及必须及时送医的情况。
近日,浙江的陈女士(化名)遭遇了一场可怕的意外。她在出租屋内洗澡后,推开浴室的钢化玻璃门,不料门突然爆炸,玻璃碎片瞬间砸落。
这场意外发生在3月15日晚上。当时,陈女士洗完澡,和平常一样去推开浴室的钢化玻璃门,可谁能想到,这一推竟让她陷入了伤痛之中。
后经医护人员检查,陈女士受伤情况十分严重。她的额头、肩部、腿部等多处都有伤口需要缝针,而当时推门的右手伤势最重,“右手肌腱断裂了,做了手术。”可以想象,这突如其来的伤痛给陈女士带来了多大的痛苦和不便。
好好的玻璃门,怎么会突然爆裂呢?又该如何预防类似的情况发生呢?
玻璃门爆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玻璃质量原因。部分玻璃原料中混有少量杂质(主要是硫化镍微粒),这些杂质在温度变化时会发生膨胀,从而导致玻璃“自爆”。
二是使用时撞击到边角。玻璃边角十分脆弱,在使用过程中如果遭受撞击,就很容易导致玻璃爆裂。
三是玻璃安装不当。钢化玻璃需要硬接触固定,若固定方式不当,比如固定材料膨胀系数与玻璃相差较大,或者未采取预留空间、边部保护等措施,都可能造成玻璃爆裂。
那么,如何预防浴室玻璃门“自爆”伤人呢?
给玻璃贴上防爆膜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这样做可以有效防止玻璃碎渣飞溅,最大限度减少伤人概率。此外,还需通过恰当的使用方法,提高浴室玻璃门的安全性能。
首先,要逐步调高水温。浴室是密闭空间,高温和高压积累到一定程度会对玻璃产生压力,增加玻璃炸裂风险。所以建议洗澡时避免突然使用温度过高的热水。
其次,要日常查看玻璃边角。钢化玻璃的生产工艺决定了其正面抗冲击能力较强,但边角部位特别易损,日常使用时应避免外力冲击边角,还要定期查看边角是否存在裂纹。
最后,要避免用尖锐物剐蹭或清洁玻璃。经常使用玻璃刮水器等工具擦拭钢化玻璃,可能对其表面造成细小划伤,久而久之会降低钢化玻璃的强度,造成安全隐患。
如果不小心被玻璃割伤该怎么办呢?在日常生活中,被玻璃、刀具等利器割伤的情况颇为常见,若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伤口化脓感染,甚至并发全身感染、破伤风等严重后果。
对于小伤口可自行处理。如果伤口较浅、出血不多,可遵循“止血→清洁→包扎”的原则自行处理。
止血:应用干净纱布或毛巾压迫伤口止血,小割伤通常需压迫5分钟,较大割伤建议压迫10 – 15分钟。
清洁:如果是水果刀等造成的割伤,可以先快速冲洗伤口再按压止血,或止血后用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若是碎玻璃等造成的不规则割伤,必须先充分止血,检查伤口是否有异物残留,再用生理盐水或流动水冲洗。若异物难以清除,建议及时就医。
包扎:如果伤口较小可以贴上创可贴,伤口较大时应用干净纱布覆盖包扎,等待其自然结痂。
哪些伤口必须及时送医呢?如果严重外伤出血较多,并伴有手部皮肤组织或神经、肌腱等损伤时,应及时就医。简单来说,包括以下几种情况:伤口压迫5 – 10分钟,仍血流不止;伤口处有异物(碎玻璃、泥垢等)无法清除干净;≥3cm的割裂伤,或者伤口边缘不整齐;伤口几天内无愈合迹象,或出现出血发红、肿胀、疼痛加重或发热症状;发生在面部可能影响容貌的外伤。注意!送医前可自行初步处理伤口:清水冲洗,用干净纱布或毛巾等加压止血。同时,购买钢化玻璃制品时,需认准是否有3C标志及产品合格证,日常使用时,注意避免百洁布、钢刷、强碱性洗涤剂等对玻璃造成损伤。
本文通过浙江陈女士出租屋浴室玻璃门炸裂受伤的事件,详细分析了玻璃门爆炸的原因,提供了预防玻璃门“自爆”的方法以及被玻璃割伤后的处理办法和需及时送医的情况,旨在提醒人们关注钢化玻璃制品的安全使用,保护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