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西藏专项,讲述了众多青年响应号召奔赴西藏,部分志愿者因热爱选择留藏工作,如李卫华、张瑜等人在各自岗位上为西藏发展贡献力量,同时该专项还提供了全方位政策保障。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一响亮的号召,如同激昂的号角,引得大批青年怀揣着炽热的梦想与满腔的豪情,毅然决然地奔赴祖国的边陲——西藏。他们将自己的青春与智慧毫无保留地奉献给这片充满神秘与希望的土地,成为推动西藏发展的重要力量。
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副书记白玛卓嘎表示:“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西藏专项已经成为西藏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自2003年该计划实施以来,已累计招募超1.38万名志愿者。值得一提的是,其中服务期满后选择留藏的人员达到4000余人,留藏率高达28.8%。
来到西藏的青年们,理由或许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体验别样的风土人情,有的是为了挑战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然而,当他们踏上这片土地,被这里的美景、淳朴的人民以及独特的文化所感染后,选择扎根在此的缘由,几乎都源自对西藏深深的热爱。
作为留藏工作的志愿者代表,李卫华说出了大家的心声:“服务期为我们提供了深入了解西藏的机会,服务期满是去是留?最终还是决定留下来,践行服务西藏的初衷。”
在寒风凛冽的日子里,积雪甚至高达车身,李卫华依然坚定不移地跟随铲雪车前往被称为“孤岛”的阿里地区札达县楚鲁松杰乡探访乡亲们。他如同一位执着的探索者,认真研究政策文件,探寻最适合当地发展的路径。在他的努力下,边疆基层组织建设得以提档升级,打造出了“藏西先锋 红色阿里”这一独具特色的党建品牌。在阿里地委组织部工作期间,他更是竭尽全力为援藏农牧业专家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条件,有力地推动了阿里蔬菜、羊绒等产业的快速发展。
留藏16年,李卫华用13年的时间踏遍了西藏最为艰苦的阿里地区。“扎根基层,贴近群众”是他一直坚守的工作信条。他常说:“只有深入基层,才能贴近乡亲们的心,将大家的诉求转化为自己的工作目标。”
“要让学生知道高原之外,还有更广阔的世界。”教育始终是张瑜工作的重心。在留藏工作期间,如何引领孩子们从学校的小课堂迈向社会的大课堂,成为她持续深耕的重要课题。
当看到那曲安多县的孩子们在中国传媒大学齐越朗诵艺术节上自信从容地讲述着家乡故事时,张瑜的心中充满了欣慰与自豪。近几年,她积极引导基层学校组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们走出校园,去感受祖国的壮丽山河。张瑜说:“在雪域高原,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灌溉,更要点燃孩子们内心的希望,拓宽他们的视野。”
从最初的一腔热血,到后来对西藏这片土地深沉的热爱,无数个像李卫华、张瑜这样的故事,正激励着更多的青年人投身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西藏专项中来。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员会权益志工部副部长达娃曲珍表示,该专项提供了全方位的政策保障,涵盖升学、就业及福利待遇等方面,进一步解决了志愿者的后顾之忧。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西藏专项的实施情况,众多青年响应号召奔赴西藏,部分志愿者因热爱留藏工作。像李卫华、张瑜等志愿者在不同岗位发光发热,为西藏的基层建设、教育等方面做出贡献,同时该专项的政策保障也让更多青年能安心奉献。体现了青年志愿者的担当与奉献精神,以及该计划对西藏发展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