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清明踏青挖野菜,小心断肠草夺命!

本文围绕清明时节人们踏青挖野菜的活动展开,着重介绍了植物界“伪装高手”断肠草的危害。通过列举多起断肠草中毒案例,阐述了断肠草的特性、辨别方法、误食后的急救措施以及避免误食的建议,旨在提醒人们在挖野菜时提高警惕,确保安全。

清明时节,春回大地,正是人们出门踏青游玩的好时候。民间有“春食野,夏吃苦”的说法,因此,挖野菜成了很多人踏青时必不可少的项目。然而,在享受挖野菜乐趣的同时,大家千万要擦亮眼睛,小心植物界的“伪装高手”——断肠草。

最近,就发生了一起令人揪心的事件。3月25日,广东佛山的张婶(化名)一家6口,在家中煮了一锅“五指毛桃煲鸡汤”。一家人其乐融融地享用着这锅汤,可没想到,喝下“鸡汤”后大约1个小时,全家人都出现了视物模糊、头晕、乏力等症状。这时他们才发现,“这汤喝起来有点苦!”于是赶紧把汤里的药材拍了照片,匆忙前往医院。

当被送到医院急诊科时,情况十分危急。其中1人丧失意识、陷入昏迷,1人严重头晕、脸色发黑,2人洗胃后被立即转入ICU抢救。所幸经过医生的及时抢救,目前一家人都已脱离危险。经检测,6人确诊为断肠草中毒。

事实上,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类似的悲剧频繁上演:

  • 2024年12月,广东韶关市3人误将断肠草当做“鸡血藤”煲汤食用导致中毒,被送入ICU后抢救成功。
  • 2024年11月,广东肇庆市一店家误将断肠草当成“海风藤”卖给一老人,老人煲汤饮用后中毒身亡。
  • 2024年6月,深圳一家5口食用“黄花倒水莲煲鸡汤”后出现头晕、乏力、睁眼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2人进ICU,3人洗胃后康复。经检测为断肠草中毒。
  • 2023年10月,广州番禺一家5口因饮用“五指毛桃汤”导致断肠草中毒,被紧急送医抢救。
  • 2023年2月,广东梅州市五华县报告一起误食混有断肠草的树根泡酒导致的食源性疾病事件,发病3例,死亡1例。

图源:广州日报

那么,这“夺命”断肠草到底是什么来头呢?

断肠草学名钩吻,是一种毒性极强的植物,全株都含有剧毒。它的根、茎、叶都含有“钩吻生物碱”,且根皮中的含量最高。这种生物碱属于神经毒,一旦进入人体,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死亡。

断肠草中毒具有发病急的特点。其中毒潜伏期短,通常误食后几分钟至数小时(多为2小时内)即发病。中毒症状多样且严重,主要包括:

  • 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 神经症状:头晕头痛、视力减退、言语含糊、肌肉迟缓无力等。
  • 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麻痹、昏迷甚至死亡。

更可怕的是,断肠草堪称植物界的“伪装大师”。它常常缠绕或混杂在其他植物之间,根与五指毛桃极为相似,其花又和金银花特别像,很容易让人上当受骗。

那么,如何辨别断肠草呢?以下为你提供几种方法:

  1. 观其花叶:断肠草的花蕾和花都是黄色,叶片两面手感光滑,像有一层蜡;而金银花的花蕾一开始是白色,盛开后变成黄色,叶面毛茸茸、无光泽。
  2. 察其茎:断肠草幼茎表面光滑,老茎外层是海绵一样的软木栓皮。很多人会把它跟中药材“黑老虎”混淆,其实“黑老虎”的茎手感粗糙,且质地坚实,有横向裂痕,一定要瞧仔细!
  3. 辨其根:断肠草的根表面是棕黄色,有明显纵纹,弯曲处会露出木心,并可块片状剥离;而五指毛桃的根表面一般是红棕色栓皮,纤维性强,能成片撕下。

图源:广州日报、广东疾控

一旦发现误食断肠草,必须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 立即催吐,但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则不宜进行人为催吐,以免引起窒息。
  • 尽快送医治疗,情况紧急请马上拨打120。
  • 保留剩余食物或植物样本,以便医院检测确认中毒原因,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 如有人发生中毒,共同进食者无论是否出现症状,都应立即前往医院检查。

为了避免误食有毒植物,大家可以做好以下3点:

  1. 切勿野外采摘:切勿在野外随意采摘不认识的植物来食用,尤其是外观与常见食材或中药材相似的植物。
  2. 正规渠道购买:选择正规的市场、药店或超市购买,并仔细辨别,确保来源安全可靠。
  3. 加强识别学习:提高对断肠草等有毒植物的认识,了解其外观特征和危害。

国家应急广播提醒大家,断肠草与很多常用药材食材外形相似,鉴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很容易误食引起中毒。唯一安全的方法是:不采不吃不明植物!

本文通过多起断肠草中毒案例,介绍了断肠草的毒性、症状、辨别方法、急救措施以及避免误食的建议,提醒人们在清明踏青挖野菜时要警惕断肠草,不采不吃不明植物,保障自身健康安全。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清明踏青挖野菜,小心断肠草夺命!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