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活本源
传递多元价值

于洋:用行动诠释新疆税务人的使命与担当 于洋:从异乡客到新疆奋斗者的税务之路

国家税务总局尉犁县税务局法制股股长于洋的事迹。他从河北跨越3000余公里来到新疆,在税务工作中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同时得到了当地维吾尔族妈妈的关怀,他还号召学子到新疆,自己也用实际行动在新疆这片热土上奋斗着。

3月5日上午10点左右,新疆尉犁县团结市场一片热闹景象,商户们刚刚打开店门,准备迎接新一天的生意。这时,于洋和他的同事们带着大包小包的材料,匆匆走进了市场。

他们来到一家烤包子店前,于洋热情地对着店主说道:“艾山江师傅,您享受到了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的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优惠政策呢。这是红利清单和便民办税联系卡,请您收好。”说着,便将清单递到了店主手中。

于洋介绍说,所谓的红利清单,其实就是减税降费政策红利账单。它的作用可大了,能够帮助纳税人缴费人算清算细享受税费优惠政策的红利账。

于洋,是国家税务总局尉犁县税务局法制股股长,三级主办。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是一名西部计划留疆志愿者。

2017年夏天,于洋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跨越3000余公里,从河北唐山市奔赴新疆尉犁县。刚开始,他在尉犁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服务。到了2018年,他通过国家公务员考试,来到尉犁县税务局工作。也就是在这里,他结识了他的维吾尔族妈妈吐尼沙汗·卡德。

他们第一次见面时,吐尼沙汗妈妈一眼就看到了瘦瘦的于洋,心疼地拉着他的手说:“孩子,你太瘦了!”得知于洋独自在新疆生活,吐尼沙汗妈妈经常邀请他到家里吃饭。连续6年的春节,她都会包好饺子等着于洋,让于洋在异乡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俗话说,“独在异乡为异客”,但对于洋来说,身边人给予他的亲人般的温暖,让他更加坚定了留在新疆的决心。

减税降费工作是一项重要任务,要求每一户纳税人都能应享尽享。这看似简单的工作,对于退税减税专职联络员于洋而言,却是巨大的挑战。上万条等待核实的数据、上千次纳税政策咨询解答、上百次政策业务培训,都需要他一一去完成。

从刚到尉犁县税务局,到后来成为法制股股长,于洋的足迹遍布全县的乡村。他带领团队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覆盖了6000余户纳税人,确保每一户纳税人都能享受到政策红利。

2019年,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组织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先进事迹宣讲团走进河北。于洋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号召同样富有理想的学子来新疆。他们在15天内走了23所高校,招募了5000余名毕业生报名。于洋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感染着更多的人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

于洋说:“说到新疆,有人爱用诗和远方来形容,在我心里,这不是远方,是奋斗者的热土。”

在于洋工作的税务局,他办公室的灯总是亮到深夜。2022年,为了落实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他连续3个月“钉”在办公室,同事们都开玩笑说他像一台“永动机”。

同年“五一”假期,于洋和两位同事驱车到距离县城100余公里的喀尔曲尕乡,为村民提供“便民办税缴费直通车”服务。他们早上6点就出发了,中途车子爆胎,三人费了好大的劲才换好备胎重新出发。当他们灰头土脸地来到村里,都没来得及歇口气,就立刻开始现场办公,帮村民们解决办税缴费难题。于洋说:“当看到村民们质朴的笑脸,我觉得再苦也值。”

如今,于洋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两幅地图。一幅标注着全县经营主体的分布,另一幅是他手绘的“政策落实路线图”。窗台上,摆放着吐尼沙汗妈妈送的花。

今年,为了更好地完成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工作,于洋正忙着构建重点群体创业就业优惠政策落实数据比对模型。

3月5日,于洋欣喜地告诉记者,前不久,尉犁县税务局和农业农村部门、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签订了数据共享协议。通过协同共治、数据比对,可以精准定位符合政策享受条件的群体,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国家税务总局尉犁县税务局法制股股长于洋的故事。他从河北来到新疆,在税务岗位上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纳税人提供服务。他不仅得到了当地维吾尔族妈妈的关怀,还号召更多学子到新疆。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和奉献精神,为新疆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果源资讯 » 于洋:用行动诠释新疆税务人的使命与担当 于洋:从异乡客到新疆奋斗者的税务之路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