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 2025 年开年以来比亚迪在技术领域的持续发力,详细介绍了其举办的技术发布会,着重阐述了超级 e 平台的发布情况,以及比亚迪在电动车技术探索、充电功率提升等方面的成果和规划。
2025 年新年伊始,比亚迪在技术领域动作频频,电动化布局的步伐不断加快。3 月 17 日晚,比亚迪举行了年内的第三场技术发布会,备受瞩目的超级 e 平台技术正式亮相。
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发布会上表示,自 2 月 10 日推出天神之眼全民智驾,到 3 月 2 日发布灵鸢智能车载无人机系统,比亚迪已经连续打出了多张技术王牌,这两项技术都极大地提升了用户智能出行的便捷性。他强调:“今天,我们又带来了一个重磅的技术平台——超级 e 平台,它将进一步刷新电动出行的极致体验。”
### 探索电动车技术无人区
在发布会现场,王传福回顾了比亚迪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探索历程。他指出,比亚迪是中国最早涉足电动车领域的车企,也是最懂电动车的企业。在他看来,燃油车时代,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被视为难以攻克的“老三样”技术难题。而进入电动汽车时代,电池、电机、电控成为了汽车的“新三样”核心技术。王传福认为,这些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基于这样的理念,比亚迪从研发电动车之初,就致力于探索“新三样”的技术无人区。
王传福感慨地说:“中国电动车产业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是全球最完善、最领先、最成熟的。现在造一台电动车,核心零部件都可以直接购买,而我们当年做电动车时,手上资源极其有限,在选择‘新三样’技术路线时,容不得半点闪失。”从电池到电机,再到芯片,比亚迪在没有任何参考的情况下,通过持续的技术攻关,为全行业给出了标准答案。他透露,比亚迪掌握三电核心技术后,又通过平台化造车的思路,实现了持续引领。
### 电动车充电功率进入兆瓦时代
尽管电动车技术取得了飞跃式发展,但充电焦虑仍然是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王传福认为,解决充电焦虑是行业必须攻克的关键问题。比亚迪的目标是让电动车的充电时间与燃油车的加油时间相当。
“要实现油、电同速的目标,我们必须打造超高电压的充电系统,提高充电速度。我们 10 年前就实现了全域 800 伏的高压架构,今天我们要挑战更高的电压,直接将电压提升到 1000 伏。”王传福表示,在实现 1000 伏全球量产最高充电电压后,还将实现 1000 安培的超大电流。在此次发布会上,王传福正式宣布,随着比亚迪兆瓦闪充的发布,电动车充电功率正式进入兆瓦时代。
据悉,基于兆瓦闪充技术,比亚迪的电动车 10 秒钟即可充电 20 公里,5 分钟充电可达到 400 公里续航。
王传福进一步透露,基于兆瓦闪充技术,比亚迪将在全国各地规划建设 4000 多座兆瓦闪充桩。除了自建桩,比亚迪还决定将兆瓦闪充桩技术面向行业全面共享,欢迎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共同推动兆瓦级充电设施的建设。
“除了加快建设闪充桩,我们还要充分利用市面上已有的充电资源,让用户充电更加便利。现在全国有许多超充桩,比如华为的一轮超充桩功率是 600 千瓦,使用我们的双枪充电技术,同时插上两把枪,就能直接变成一个兆瓦闪充桩。”王传福表示,针对市面上已有的充电桩,比亚迪的智能升压技术可以实现对公共快充桩的全面兼容。
王传福认为,当前中国正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成为全球电动车技术浪潮的引领者。这些成绩是中国品牌通过技术竞赛共同取得的。他期待更多中国品牌接棒,将中国电动车技术推向更高高度,在竞争中实现繁荣。
### 超级 e 平台正式发布
比亚迪集团执行副总裁、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廉玉波介绍,自 2010 年起,比亚迪的 e 平台持续迭代更新。最新发布的超级 e 平台具备四个全球首个,包括超级千伏架构、闪充电池、兆瓦闪充系统以及量产 3000 转电驱系统。
据悉,为实现千伏架构,比亚迪特别开发了全球最高的 1500 伏车规级碳化硅芯片。廉玉波表示,目前千伏架构的供应链并不完善,为此,比亚迪自主建立了千伏架构全产业链制造能力,重新定义了电动汽车的充电体验。
值得一提的是,为实现更快速的充电,比亚迪还重新设计了刀片电池,在提高电池充电倍率的同时,也延长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2025 年开年以来比亚迪在技术方面的积极布局,包括超级 e 平台的发布、在电动车技术无人区的探索、充电功率进入兆瓦时代以及超级 e 平台的特点和优势等。比亚迪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布局,致力于提升电动出行体验,解决行业难题,推动中国电动车技术的发展,展现了其作为行业引领者的实力和担当。本文总结